新闻公告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国家“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西安延安两地开展“司法改革实践调研与理论实训”博士生学术交流活动

      为充分贯彻国家“2011计划”所要求的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建设宗旨,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聚集和培养能力”,加快科研成果向教育教学的转化,促进交叉和新兴学科的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复合型人才的联合培养,在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理事长、联席主席张文显教授的策划下,“2011计划”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研究创新团队”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于2017年5月13日至5月19日在西安和延安两地组织开展了以“司法改革实践调研与理论实训”为主题的博士生学术交流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由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侯学宾、丰霏、陈思三位老师领队,来自吉林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的28名博士生、博士后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

      5月13日上午,在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国际法学术报告厅举行了此次学术活动的开幕式。开幕式活动由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院长王健教授主持,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为系列活动的开展进行了致辞,并代表西北政法大学对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各位师生的到来表示欢迎。贾宇教授为同学们介绍了西安的历史文化、西北政法大学的发展,使大家对西安这座文化古城以及西北政法大学这所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随后,张文显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学术之旅活动的创办经过和活动宗旨,并对西北政法大学为本次活动提供的大力支持致以感谢。

      开幕式结束后,张文显教授为学术交流团队与西北政法大学师生作了主题为“治国理政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的学术报告。该报告分为三个部分,即“习近平对法治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基础理论的创新”、“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理论创新”以及“习近平关于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的辩证思维”。报告内容受到了在场师生们的热烈评议,大家通过学习也更加深刻地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

 

 

 

      5月13日下午,校长贾宇教授为学术交流团队作了主题为“我国反恐形势、对策与反恐怖主义法”的学术报告。贾校长通过大量的实证调研分析了目前恐怖活动的特点、我国反恐工作的实施情况,以及反恐法的具体内容等。在报告中,贾宇校长为学术交流团队分享了自己在进行学术研究与学术调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并突出强调了实证数据的重要性,广大师生从中收获良多。

      5月13日晚,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汪世荣教授为广大师生作了主题为“中国案例文化的传统与意义”的学术报告。汪世荣教授认为,从史实资料的案例分析出发,可以总结出中国传统案例文化“将司法公正作为最大的‘公共利益’”的特点。汪世荣教授的授课内容受到了学术交流团队的热烈讨论,学术交流团队成员从各自研究领域出发,对汪世荣教授在案例的选择、研究方法的使用、论证结论的形成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热烈交流。

      5月14日,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院为学术交流团队组织了博士生学术沙龙。王健教授主持了这次活动,李其瑞教授为特邀嘉宾。在王健教授的主持下,各校博士生之间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学术交流,分享彼此之间的学习心得与经验,增进了彼此的友谊。王健教授强调,学习需要取长补短,并且要懂得一点一滴地积累,并为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求学路程。李其瑞教授介绍了西北政法大学近年来在法学理论学科领域创新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前沿动态,并邀请大家参与我国法学理论系列丛书的投稿编纂工作。在交流过程中,同学们普遍表示通过此次的校际调研活动,摆脱了以往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定势,吸取和借鉴了其它院校博士研究生在研究主题选取、研究方法贯彻、研究风格塑造中的成功经验。

      5月15日上午,西北政法大学王健教授作了主题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与法学教育改革”的学术报告。在报告过程中,王健教授为我们分享了近年来其在法学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并具体讲解了“法治工作队伍”称呼的由来、目前法治工作人员的构成,王健教授运用一系列数据分析了我国目前从事法治工作人员的分布情况,并明确指出我国当前的法学教育改革依然任重道远。

      5月15日下午,西北政法大学闫晓君教授作了主题为“制度、技术与无冤的司法追求——传统司法勘验漫谈”的学术报告。闫晓君教授将古代司法检验史分为三个阶段,认为其代表了我国古代司法检验进步的过程,并以秦汉和清代为代表,具体讲解法医检验的步骤与判断,以此得出我国传统司法检验的特点等。学术交流团队的同学表示,报告内容是自身知识积累中的盲区,通过授课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存在的可供服务于现代的因子。传统司法文化和司法技术应当得到继承,并为我们所用。

      5月16日上午,西北政法大学杨建军教授作了主题为“案件事实与司法裁判”的学术报告。杨建军教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在实务中“事实”的判断依据,并通过大量丰富的案例具体阐释了“案件事实”的特征,以及在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实与法律规范的结合模式等。杨建军教授的报告内容偏重思辨,使在座的博士生同学受益匪浅。

      5月17日,学术交流团队从西安转赴延安,参观延安红色革命圣地并且学习陕甘宁边区的司法经验。5月18日,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师生参观了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大家深切感受到了在革命年代先辈们对司法改革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以及对司法公正的孜孜不倦追求。通过学习,学术交流团队丰富了对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和“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认识。之后,学术交流团队还集体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枣园旧址,学习革命精神。学术交流团队的师生们认识到,在学术探索上也要继承革命传统,发扬坚持不懈、不畏艰苦的精神与毅力,自觉承担起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和法治理论的学术使命。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的顺利展开离不开各交流院校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此次学术活动增进了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与西北政法大学师生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这种全新的博士培养模式能够打破地域之间的限制,让同学们体会到不同的教学风格,并有助于使其在研究中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以此了解司法改革在不同地区的研究情况与成果,实现信息资源之间的共享,对培养新一代法治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一条: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2017年第二次联席主任会议在杭州召开 下一条: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与证据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建“2011计划法学实验班”签约仪式成功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