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光明日报》:三所高校共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哲学社科协同创新示范区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记者曾毅、李玉兰)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日前在京签署协议,共建我国法学领域第一家协同创新体——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依托三高校的国家重点法学学科,并由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积极参与、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学者联动研究,致力于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示范区,将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法学其他领域的协同创新,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

司法文明创新协同中心联席主任、吉林大学资深教授、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文显表示,当代中国的司法文明应有三个支点:一是科学的司法理论,二是先进的司法制度,三是公正的司法运作。组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宗旨,就在于通过对这三个支点及相关问题的深度研究,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来服务传承和推进司法文明、法治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国家战略。

上一条:《法制日报》:三校共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下一条: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第五次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