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第十届全国部门法哲学研讨会通知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我国法学研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作为法学中“形而上”的知识体系,法哲学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指导部门法学研究重要的思想来源,法哲学研究从部门法学中汲取大量素材和研究成果。为大力推动我国法哲学与刑法学之间的交流,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定于2018年11月24-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第十届全国部门法哲学研讨会,诚邀各位专家、学者参加。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    会议主题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惩罚的哲学—人的价值与刑法的正当性”。 

      主要研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1、    关于刑罚权的哲学思考;

      2、    刑法理论体系论证背后的法哲学立场;

      3、    个体(自然人和单位)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4、    价值衡量在刑法学中的体现;

      5、    刑法理念的当代变迁。

      二、    会议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8年11月23日报到,11月24日至25日上午为正式会议时间。

      地点:具体会议地点待正式确定后再予以通知。

      三、    会议规模与参会回执、论文提交

      1、    本次会议参会人员控制在60人左右。参会代表原则上须提交论文,可围绕会议主题自行选题。我们将对提交的论文进行专家审核。优秀稿件我们优先推荐到《法制与社会发展》,《当代法学》编辑部发表。

      2、    所附参会回执请填写完整并于2018年10月10日24时前以电子邮件形式寄回,以便安排会务。

      3、    论文字数8000字以上,撰写体例参照《中国法学》杂志投稿要求进行。论文以可编辑的WORD文档形式提交。

      4、    论文提交截止时间为2018年 11月 15日24时。论文以电子邮件附件形式发至以下电子邮箱:RCCJ@ruc.edu.cn。请在“邮件主题”、“附件文档”名称中注明“第十届全国部门法哲学研讨会论文+作者名”。

      四、    联系人

      张婷婷(中国人民大学),电话:82509256;邮箱:rccj@ruc.edu.cn

      黄伟(吉林大学),电话:0431-85168251;移动电话:17790063678

      五、    其他事项

      会议代表的往返交通费自理。参会期间的食宿费用由会议主办单位按规定标准承担。

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2018年8月1日        

上一条:国家“2011计划”浙江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申请-考核”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工作实施办法 下一条:第七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