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6日,中国法院博物馆正式开馆。
环境司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团队成员、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主任蔡学恩律师,三年前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第一个向最高法院提出“设立环境保护审判庭的建议案”,以及最高法院的回复件收录在博物馆并公开展示。
中国法院博物馆建于2008年2月,新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这里曾经是原日本正金银行北京支行的旧址,建于1910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面积3000余平方米。
中国法院博物馆设有三个基本陈列展厅,六个专题展厅,三个普法互动区,一个法制影视放映厅。第一展厅为中国审判历史展,回顾中国古代司法文明的发展历程;第二展厅为人民审判历程展,展示人民法院建设和审判工作成就;第三展厅为“全面依法治国,走向伟大复兴”主题展,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审判工作。专题展厅包括“法律古籍珍品展”、“正义的审判——审判日本战犯”、“港澳台地区法院掠影”、“外国法院及国际法院掠影”、“世事沧桑的东交民巷”、“中国古代最高审判机构”六个展厅。普法互动区包括“模拟法庭”、“知识问答平台”、“普法活动教室”三个区域。法制影视放映厅汇集展示中外法制有关的影视作品。
中国法院博物馆珍本典籍丰富 多名律师“建议案”收录公开展示
中国法院博物馆建于2008年2月,经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文物局审批,在北京市文物局登记注册。中国法院博物馆新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正义路4号(原日本正金银行旧址,建于1910年,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馆于今年元月六日正式开馆。
中国法院博物馆专题展厅包括“法律古籍珍本特展”和“正义的审判——审判日本战犯”、“港澳台地区法院掠影”、“外国法院及国际法院掠影”、“时世沧桑东交民巷”、“中国古代最高审判机构”等六个展厅。
2016年1月20日上午,最高法院副院长李少平陪同五十多名特约监督员参观了中国法院博物馆。

☝中国法院博物馆形象图
中国法院博物馆收藏的法律古籍珍本十分丰富,包括《唐律疏议》、《洗冤集录》、《明会典》及《钦定大清会典》等。

☝法律古籍珍品展示馆
周强院长从国外淘回的《拿破仑法典》(1804年印发)也是镇馆珍品之一。

☝《拿破仑法典》(1804年出版)原件
在第三展厅,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法院建设和审判工作成就,其中包括审判周永康、薄熙来等案件的判决书“复印件”,也有呼格案所涉的再审法律文书等。

☝薄熙来戴过的手铐和该案的《判决书》复印件
同时,在司法体制改革大背景下,人民法院近年来工作不断创新,充分重视理论和实务的研究。目前博物馆专门展出了部分专家学者关于审判工作的研究成果。
令律师同仁们非常欣喜的是,全国多名律师对法院工作的建议案也被收录在博物馆并公开展示。其中包括中世联盟主席重庆的韩德云律师,黑龙江的李泽林律师以及中世联盟湖北得伟君尚律师事务所主任蔡学恩律师等数名律师建议案的原件。

☝律师们的建议案和最高法院回复函(原件)
蔡学恩律师看到,三年前,自己在全国人大代表中第一个向最高法院提出“设立环境保护审判庭的建议案”,以及最高法院的回复件也出现在展示柜上,感到非常自豪。
在中国法院博物馆开馆时,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强调,要把中国法院博物馆建成广大法官和社会公众的一个精神家园,建成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法治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今天参观博物馆的特约监督员们共同认为受到了一次司法精神文明的洗礼。

☝中国法院博物馆实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