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刘艳红 苗泽一 :“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法宝引证码】CLI.A.4124825
    【学科类别】法律教育
    【出处】《法学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
    【写作时间】2022年
    【中文摘要】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是现代法学教育在新文科理念下的重要目标,时代发展需求的变化让法学本科课程教育教学模式亟待创新。面对人文社科本科生基础性课程的现实需求与供给差异,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以法学通识教育为目标,采取多样化的授课形式,形成了“一流课程+精品慕课+大师讲堂+特色教材”四位一体的“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成为新时期法学理论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次重要尝试,在学科建设和立德树人方面取得了良好的课程建设成果,为未来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发展方向提供了有益借鉴。
    【中文关键字】法治人才培养;法学通识课;法理学;新法科;一流课程
    【全文】


      随着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提出,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法治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培养具有现代法治理念的高境界、高人品、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实务型高层次法治人才。2018年8月8日教育部、财政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明确“双一流”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同时明确了一流本科教育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基础地位。[1]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没有一流本科,“双一流”建设就是空中楼阁,要率先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中打造“金课”(一流课程)。[2]自教育部2018年11月明确提出“消灭水课、打造金课”[3]口号、2019年4月全面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推动全国高校掀起一场“质量革命”,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以来,[4]我国法学教育事业发展秉承新文科理念,积极开展教学、课程等方面的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一流人才培养的根本体现在一流本科教学上,从这个角度来说,“双一流”建设的关键问题就是一流本科教学问题。[5]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理念的形成,让通识教育成为改善高等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重要举措。法学教育本身就受“学科孤岛”的制约,一直在法学教育专业化方向深入发展,单一化的法学思维也不利于复杂社会问题的解决,“培养具有现代法治理念的高境界、高人品、高素质的复合型和实务型高层次法治人才”是现代法学教育培养的目标。当代大学生需要怎样的法学教育是一个巨大的法教育学问题,本文重点在于讨论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今天,非法本或者未进入法学院的大学生需要怎样的法学教育。而目前,法学学科的结构和学科体系不够完善,社会亟须的新兴学科开设不足,法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还不够,[6]这也对新型法科的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法学基础学科的法理学课程是法学教育16门主干课之一,其核心在于研究法律的一般性、规律性问题,是对社会现象进行最基本、最一般、最理论化层面的分析,是法学的一般与基础理论,也是法学的方法论和意识形态。[7]即从定性方面而言,法理学是关于法的基础理论,是学习其他法学专业的前提和基础。然而,以追求哲学作为基础理论阐述方式的传统法理教育教学具备一定的门槛与标准,尽管这样保证了学科发展的质量,达到了法理学之“专”,但对非法学专业的本科生则未能满足其现实需求,更未提高其法治素养,从而易产生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
      传统法理学本科课程以法哲学作为基础,回应的是法的一般基础理论,且多数院校选择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在这种学科设置思路下,法理学主要回应的是法的本体论、起源论、运行论以及价值论等。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对于未来继续深入学习法学的学生来说作用突出,对于人文社科的其他专业学生来说则具有明显的学科壁垒,过于抽象的思维要求与理论展示也不利于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对法理学的充分吸收和理解。概言之,法学的发展是以哲学思辨作为基础,面对毫无法学专业知识的大学一年级新生,法理学本身的哲学性、理论性、思辨性、高度抽象概括性,会造成还未从高中思维转变过来的大学一年级新生难以把握,甚至无所适从。从课程定位来说,传统法理学是作为专业课而非通识课开设的,即jurisprudence,由 juris 和 prudential 复合而成,直观感受即有关法律的系统性理论或知识。法学学科要求和学生综合素质之间存在差异化格局,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来调整。从学习角度和本科生的现实需求而言,jurisprudence 层面的法理课程对于大学一年级本科生存在一定的学习难度。众所周知,对于大部分本科生来说,信息的不对称性让很多学生对大学的专业选择是基于高考成绩的直接选择,甚至在填报高考志愿之前也只是对该专业的发展前景、发展历程有浅显了解,对于具体知识和兴趣培养还需要深入接触后才可得知。即使有“转专业”的政策性个别改变,但整体来说对专业的选择并非在完全了解情况下作出。然而很多高中生对于法律的认识处于懵懂的状态,不懂法不知法而盲目跟风选择了法学专业,[8]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对法律没有兴趣的学生盲目选择了法律。当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法律教学与其直观感受教学出现巨大差异,往往会形成厌学情绪,陷入“恶性循环”,造成的直接影响就是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亮红灯”[9]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大类招生的方式进行本科生初次专业选拔,并开设专业前沿课程,以学生现实需求为基础,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理论传授。“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当代大学生并不缺乏知识学习的能力,而真正缺乏的是在学科前沿看问题的机会。在掌握法的基本理论之前树立法的基本理念,从而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法学”,再进行选择,将是一种非常好的课程设置尝试。
      (二)教学模式粗放,课程资源单一
      因学好法理学意义重大,很多高校对法理学课程的教学也非常重视,但是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具有高度趋同性,通常采用理论教学法,以法学教材为基础,教师对法理学的基础理论进行系统性的讲授,比如,对法的起源、要素、概念、范畴等进行抽象的阐述,照本宣科,对理论界的观点进行介绍,教学模式粗放,教学方式也很单一。且在传统的法理学课程上,师生互动性不强,教师主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难以考虑被动接受一方的接受率和吸收效果,缺少互动也让教师难以得到课堂效果的反馈,更多的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忽视了学生法学思维的培养,甚至可能造成学生对法理学存在误解,以为法理学是纯理论性的科目,枯燥难懂、对于法律实践和未来发展意义不大。如此授课,何谈高层次法治人才的培养。
      (三)忽视非法学专业本科生的现实需求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法治作为治国之重器,是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准。可以认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必须纳入法治轨道。然而,对于法的基本理念的树立,法科生的教育可以认为始于法理学,但是在非法学本科学生的课程设置中只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门课程与法律基础有关,虽然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但是其教育结果远未达到完善“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基本要求。近年来,大学生违纪违法事件时有发生;网络诈骗中大学生作为受害者更是屡见报端,在互联网上肆意表达错误言论。这些反面案例都体现现有的法学基本课程忽视了学生知法懂法的现实需求,也在警示我们夯实大学生法律思想基础和法学基本素养的重要性。诚然,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降低并不和已有课程设置呈强关联性,但目前,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的主要矛盾在于对新兴社会现象的法治解读需求和传统较为滞后的法律基础教学间的冲突。因此,在保证专业基础课程完整授课的前提下,提升对于大学生的法律基础和思想教育,成为东南大学法学院开始实施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设置的重要前提和切实需求。
      二、四位一体“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东南大学以一流本科建设“双万计划”为基点,秉持新文科发展理念,打破专业、学科和院系壁垒,将经管文史法等人文社科专业融合在一起,于2017年开设秉文文科试验班。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作为基础性课程群“五理”(心理、法理、伦理、艺理、哲理)之一和文科通识教育的核心模块,面向全体本科一年级文科生进行授课,开始了一次具有东南特色的四位一体“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短短几年,业已取得丰硕成效。
      (一)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以法学通识教育为目标,提升人文社科类本科生的法律素养、法理思维和法学基本知识,为以后的法学专业学习以及人文社科领域的学习奠定法学基础。因此该课程以“达理”为核心战略,以“成己成物”为终极目标,致力于培养高层次的人文社科精英,塑造具有大格局、大境界、大视野的未来领军高端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不是 jurisprudence,而是 basic theory of law,课程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法的基础理论”并“树立法的基本理念”,课程定位为通识课程。在秉文文科实验班一年级的学习结束后,那些分流到法学院的学生才会继续学习jurisprudence 层面的法理课程。在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中,既有对于权利的理论阐释的“权利之源”专题,也有前沿理论的“司法与人工智能”专题;既有体现中国千年法治变迁的“农耕中国的法治与当代中国的法治变革”专题,也有2020年《民法典》出台而专门开设的“民法的时代精神”。这些课程深入浅出,探寻的是法治中国建设中的理论、实践与探索,探讨法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背后的理论基础和价值导向,同时紧握时代脉搏,努力回应社会生活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法律需求的现代化,努力向全体本科生传授一门基于法律现象的基本价值和理论的新型课程,从而更好地发挥法学教育在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10]
      (二)四位一体“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的基本内容
      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通过“一流课程+大师讲堂+精品慕课+特色教材”诸环节的四位一体“贯通式”课程模式,从通识课定位出发,课程不以追求法哲学理论闭环为目标,而是以法学的基本原理为切入点,以达深入浅出、鞭辟入里之效。
      1.一流课程和大师讲堂。一流课程的主要内容在法学基本理论、社会法治实践、法学前沿理论方面,基础的内容依然是法学的基本理论阐述。除了东南大学法学院自身的授课师资外,通过大师讲堂的方式融入本科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授课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有“法学三问”“法律与法理”“法律解释问题”“权利之源”等专题,其核心在于从理论层面回答法律的基本价值和目的,探讨法律的发展路径。例如,在“法学三问”课程中,授课老师以中西方“法”的图腾——中国古代的神兽“獬豸”与西方的“正义女神”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阐述了中西方对法的不同理解。同时,强调法学是谋生与谋道之学,是公正与秩序之学。通过学习法学,能有效保护私人权利、对抗国家权力,可以帮助个人主张合法权利、维护切身利益,也能弘扬社会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对社会有所助益。这些课程的设置,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法学的基本理论,为初入高校的学生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11]“农耕中国的法治与当代中国的法治变革”“家国天下:中国法律的三个域”“法律与社会”等专题的内容着力关注中国法治发展与变迁。在“家国天下:中国法律的三个域”专题中,授课老师结合中国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辅以地图展示,对“家”“国”和“天下”三个层面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使同学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法律文化中区别于其他国家的特点究竟是因何而生以及是如何发展形成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农耕民族在面对资源稀缺的游牧民族等外族入侵时,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将农民们统一起来。从西周的分封制到秦施行郡县制,从秦朝统一度量衡到现代普通话的推广,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在组织统一人民道路上的探索。而到了现代社会,随着工业化发展迅速,经济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城市人口激增,熟人社会逐渐被陌生人社会所取代,这必然会导致文化和法律的变化。授课老师通过深入浅出的例子和宏大的视角,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法治的内生逻辑与未来发展方向,提升了学生们对于中国道路的认知自信。[12]
      与传统课程设置相比,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一流课程内容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以社会实践为导向,关注法律前沿的发展与动向,从而回应学生对于社会重大热点问题的关切与需要。目前设置了“司法与人工智能”“数字人权初探”“民法的时代精神”等专题。在“民法的时代精神”专题中,课程教授以《民法典》的颁布是中国法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民法典》的颁布是以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的重要标志为起点,对从《大清民律》开始的前后共八次民法典编纂工作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评析,结合《民法典》具体的法律规则分别对《民法典》体现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进行了解读,深入浅出阐释了法条的内涵与意义;在民法条文背后的立法精神的讲解过程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妙语连珠诠释了中国民法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现实需求。[13]而在“司法与人工智能”专题中,课程教授更是立足前沿技术领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计算为代表的技术正在打破传统司法程序的围墙,渐渐使“法律之门”可视。如今我国正在逐步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实现司法过程的网络化、阳光化和智能化。[14]
      除了课堂授课,课外辅导也是提升学生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建设过程中,除了有大师讲堂、名师课堂外还有丰富形式的小班辅导。小班辅导主要依托于东南大学法学院全体青年教师,涵盖基本全部法律专业,以随机分班的形式为本科生提供答疑和辅导。在答疑的过程中,青年教师下沉至学生身边,为全体大一新生提供较为细致的专业回答,从而在授课之余提供良好的学科环境,也使得学生们能更好地学习法理课程内容。与此同时,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的最终成绩评定也根据学生们在小班辅导上的表现进行打分,与课程论文共同作为评价课程成绩的标准。
      2.精品慕课。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和交流方式,学校教育也不例外;MOOC 的出现为解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提供了可能。[15]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推动信息化技术与学科知识在教育教学上的深度融合,2020年12月,SEU 法学院将法理课程在中国大学 MOOC(慕课)平台正式上线。“一人、一桌、一椅、一电脑”的云端教学能让学生随时随地通过回放的方式重温课堂内容,满足不同时空学员的学习需求。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开展,学习进程由自己控制、学习时间灵活掌握。此外,慕课的一个重要功能在于打破了高校间师资资源的壁垒,[16]“双一流”高校聚集了各研究领域最尖端的学者,名师授课多、精品课程多、免费课程多,通过慕课平台高校的课程和师资可以实现共建共享。诚然,慕课等线上教学的最大不足在于隔着屏幕无法及时捕捉到学生的反馈,为此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还借助于在线小测验、小班辅导、案例解析作业等方式,保障学生们知识的汲取。
      3.特色教材。教材建设是专业与课程建设全面推进的重要指标。法理学作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所有法学专业均开设此课程,从早期的孙国华主编的《法理学教程》到后来使用范围较广的张文显主编的《法理学》教材,再到各个院校自己编写的教材以及目前全国范围推广使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简称“马工程系列教材”)的《法理学》,法理学教材的种类超过了五百多部,可供选择的法理学教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体例各异。[17]作为法理课程体系化的结晶,东南大学《法理》教材的正式出版,是课程建设成熟化的见证,将该课程质量的多维提示推向新高度,也彰显了东南大学法学院的学科优势与人才培养特色。从开设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开始,东南大学法学院就已经开始着手教材布局。教材的出版作为法理课体系化的结晶,具有鲜明的“东南特色”,由东南大学法学院各位杰出的法学教授和法理研习者共同完成。从教材的框架来看,《法理》主要集中在介绍法的一般理论和现实与应用。在内容设置方面,既有传统法理学教材中所包含的“法是什么”“法的历史”“法的谱系”等法哲学内容以及“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实现内容,更把重点集中在了“法与文化”“法与人权”“法与科技”“法的监督”等法的社会运行领域,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介绍法的现实性与实践性。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本课程面对的是大学一年级新生,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法的基础理论”并“树立法的基本理念”,因此和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一样,本教材所言法理不是 jurisprudence,而是 basic theory of law,即不是传统的十四门法学核心课中的法理学。
      三、四位一体“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
      法理学通识课程的精要在于,力求以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例证,基于文理多学科同学的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社会知识,介绍法学基础理论,探讨法律实践难题,从法律视角解读社会问题,培养理性、审慎的法律问题分析思考能力。[18]和传统法理学专注于概念、定义体系有很大不同,该课程更加强调基本的原理、原则、理论观念的入脑入心。
      (一)东南大学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的内在特点
      传统法理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与实践存在一定脱节,教学往往陷入简单重复与机械记忆的窠臼。基于此,东南大学法理课程组建了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教学团队,以国内优秀法学家与校内优秀教师组成教学团队,通过“一流课程+精品慕课+大师讲堂+特色教材”四位一体“贯通式”教育教学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构建动态教学评价系统,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以及课程设置方面的缺陷,从而及时进行修正,建设前瞻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新型法学理论课程群。该模式下的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师资配置雄厚。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打破了传统法学课程授课教师集中在校内的固定模式,采取大师授课—小班辅导—个别答疑的形式,从全国法学家中筛选符合课程需要的优秀学者,目前该课程授课教师均为法学名家,其中多人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荣誉称号,实现了师资配置方面的全国领先。此外,在小班辅导方面,SEU 法学院为每个小班配备了优秀的青年教师进行课后辅导,使学生在接受法理课程讲授的基础上,获得了参与法理学相关热点问题讨论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课程参与度与学习积极性。这种以“博采众长说法理道法义,兼容并蓄话秉文促达理”的新型教学模式,变革了传统法学教育以学院学科发展为导向,集中在某些优势学科而导致了学生学术视野局限以及知识封闭的困境。
      第二,授课方式创新。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的授课方式创新性采取了大师讲堂、名师课堂、小班辅导课三种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课程方式,从各个角度为学生对法理课程的学习提供多方面支持。三种授课模式,提供给学生以知识点—理论基础—实践模式的三位一体知识运用模式,符合不同需求的同学的学术研究需要,实现了法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学生个人的学术兴趣相结合的有机结合。除了上述的一流课程外,该模式下的大师讲堂、精品慕课、特色教材更是满足了学生多元化的理论学习需求,大师讲堂让学生能够近身感受到大师风采,感受法的基本理念,被播下一颗关于法的基本理念的种子。精品慕课实现了精品课程从校内到校外、从线下到线上的发展路径,特色教材作为法理课程体系化的结晶,更成为教学的重要依托。
      第三,考核标准客观。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采取的是对学术课堂参与情况、答疑表现情况、论文撰写情况三个方面进行考核,彻底改变了传统法学教育重考试轻课堂的课程评价体系,明显提升了学生的课程参与感,加深了对于法理的整体认识。课程成绩评定主要包括了三方面,一方面是学生课程参与度与平时学习情况,另一方面是课程结束后的学术论文撰写水平,再一方面是在小班辅导上的问题思考与回答情况。三个方面既考察了学生的上课情况,也考虑了课程学习与接受的情况,同时也对其课后思考的过程提出了考核要求,对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考量,从而形成了较为客观与动态的成绩评定模式。
      第四,教学评估科学。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的评价及改革成效主要通过两种路径进行。一是每学期开展秉文班教学运行效果学生座谈会,邀请学生代表参与,探讨在课程设置、学生接受程度、管理体制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总结归纳。二是定期开展法学院领导、课程主讲教师、研讨教师以及研究生助教代表的课程教务总结会。在分析学生思想动态以及课程反馈的基础上,进行问题总结,协调课程配置比重,调整小班辅导课形式,实现课程发展与本科生需要相匹配的良性发展模式。
      第五,资源综合整合。传统法理学课程主要是以校本课程团队进行课程研发,这种模式不可避免地会带来法理教学的僵化固化,而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通过多元授课主体参与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理论选择,形成了复合型理论教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学生的法学学术兴趣,为未来法学理论与实务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四位一体“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
      四位一体“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即通过一流课程、大师讲堂倾力打造质量一流的法理学本科教学,更让学生可以多种方式近距离感受大师、名师魅力;精品慕课的推出打破了时空限制,不仅融汇多样师资,更让学生有了更多自主性选择;特色教材的打造与该系列课程相匹配,量身定制,更加符合法理通识教育的需求。概而言之,这种四位一体“贯通式”模式不仅实现了从一流课程到特色教材的贯通,也同步实现了线上线下多种授课方式、多类师资力量、多种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理论性与时代性等的贯通。
      1.四位一体的融汇贯通。“双一流”建设是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大方针,更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一流大学,抢占世界高等教育战略高地的必由路径。一流课程建设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而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最重要的载体和最核心的要素。[19]无论信息技术如何进步时代如何发展,对于本科生课程的教育教学最基础性的还是课堂教学。一流课程是“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的基础,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立足于人才培养目标,从课程的设计、建设、使用、评价等环节,形成一流课程的良性闭环体系。大师讲堂是该模式的亮点,通过名师、大师讲堂等系列高端学术讲座活动的举办,邀请国内外法学领域有重大影响的著名学者及实务专家以法学基础理论、法律实务、法治前沿热点等内容向学生分享法的基本理念和自身对于法学的深邃思考,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即便是一年级结束后未分流到法学专业的学生,也能由此对法的基本理念入脑入心,对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极具益处。精品慕课是该模式的补充,通过教学资源、技术资源、政策支持等有利条件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在提供更多师资、更多课程的同时赋予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再配合“一流课程”中的小班答疑辅导、特色研讨弥补慕课课堂反馈之不足,以达到深度教学的效果。特色教材是该模式的主要载体之一,通识教育的回归亟须与该课程相配备的教材,该教材建立在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建设成熟之际,从编写团队到内容体例,都充分彰显了法学院的学科优势与人才培养特色,为“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基本支撑。专业、课程、教材的一体化建设,一流课程、大师讲堂、精品慕课、特色教材的贯通式模式,充分实现了“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引领“一流教材”建设,“一流教材”建设支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的发展格局。
      2.线上线下多种授课方式的贯通。法理学作为专业必修课,课堂上的理论授课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传统的理论灌输式课堂教学又导致内容枯燥无味、学生兴趣匮乏、教学效果一般。随着教育创新改革的发展,很多教师会丰富教学方式,比如,采取课件、板书、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教学,甚至布置分组研讨汇报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但是,线下授课终归受时空限制,且大班授课的方式很难满足多类学生的多样化需求。精品慕课则具有显著的知识体系优势,不仅可以弥补线下教学的不足,还远比其他网络教学资源更加体系化、科学化、规范化。伴随教育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推进,法学专业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将更加完备。[20]一流课程、大师讲堂和精品慕课互为支撑,通识性教育的定位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课堂的高质量打造和大师讲堂成为课程质量的重要支撑,并充分发挥了“双一流”高校的师资优势;单一的线上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但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线上线下多种授课方式的贯通充分实现了各自的优势,又互相弥补不足,把线上教学与线下课堂深入结合,将传统课堂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结构,[21]在加强师生良性互动的同时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多类师资力量、多种教学方法的贯通。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知识原理学习的需要、学生的学情状况等密切相关。[22]“一流课程”的打造离不开高校师资、教学方式、技术投入等各方面的保障。“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中的一流课程、大师讲堂、精品慕课充分结合了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互动式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综合方法的运用。师资层面而言,“一流课程”以学院师资为主,大师讲堂则以国内外法学名家为师资依托,精品慕课资源和校内课程的教学优势充分结合,课堂教学之外的小班辅导答疑等又充分发挥了优秀青年教师群体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在贯通式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主体,相信青年教师团队通过大师讲堂等高端学术讲座也能在名师的教学方式、风格等方面得到启发,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4.理论性和时代性的贯通。四位一体“贯通式”法理学教育教学模式中,各部分的教学内容虽然各有侧重,比如,大师讲堂侧重于法的基本理念、法学前沿理论,一流课程注重法学基本理论、法治实践,精品慕课则是各类课程全覆盖,但是各部分都以法学基本理论、社会法治实践、法学前沿理论为核心板块,因而充分实现了教学内容理论性和时代性的贯通。比如,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中,一流课程所设置的“司法与人工智能”“数字人权初探”“民法的时代精神”等专题,大师讲堂中已开设的“法学三问”“法律与法理”“法律解释问题”“权利之源”等专题,这些专题的核心均在于从理论层面回答法律的基本价值和目的,探讨法律的发展路径,回应社会热点,探寻前沿理论发展。
      四、四位一体“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的初效及未来发展
      “一流课程+大师讲堂+精品慕课+特色教材”四位一体的“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在线下与线上互联、课内与课外互动、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互补的良性发展局面中,促进了专业、课程与教材一体化建设,为努力实现“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引领“一流教材”建设,“一流教材”建设支撑“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为培养具有大格局、大境界、大视野的高层次人文社科精英贡献了东南经验和东南智慧。[23]
      (一)四位一体“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建设成果
      自2017年至今,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效,实现了一流课程、大师讲堂、精品慕课、特色教材“四位一体”贯通式的建设成果,而在立德树人方面,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更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在课程建设成果上,2020年11月,根据《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20〕8号),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20年12月,东南大学法学院将法理课程在中国大学 MOOC(慕课)平台正式上线,实现了精品课程从校内走向校外,从线下走向线上的重大发展路径。与此同时,2021年《法理》教材正式面世。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所有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都必须在培育人才;建设法治队伍,就必须推进法学院校改革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4]因此,评价法理课程建设的重要指标是人才培养的成果。4年以来,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在学生培养方面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学科竞赛上,2019年以《法理》课程论文为基础的学生课外学术调研作品《护航“网生代”——WEB3.0时代未成年人网络权益软性保护路径研究》获得了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这也是东南大学法学院的历史性突破。作品以《法理》课程中所探讨的网络时代的公民权利为基本出发点,着重聚焦当今未成年人用网状况与网络权益,认真研读数百篇高引用文献,实践走访五省十四市县,运用大数据技术发掘处理数千篇未成年人涉网刑事判决,深入分析现有硬性保护措施不足,构建了“行业主导型新规范+需求整合型新技术+协同联动型新机制”体系,实现了对未成年人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全面保护,直接体现了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的积极作用,也是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成果。学科教育上,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以一流课程和大师讲堂作为核心,极大程度地提升了所有同学对于法学的热情,在课堂上积极听讲,课后自主思考,三年来分流至法学院的学生平均分均为各社会科学专业之首。每年课程结束后,课程教授都会根据课堂教学反应,及时调整授课内容,从而实现回应性课程改革的本质需求。“春风化雨,如沐春风”是东南学子对于法理课程的真实评价。同时,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教学中更加注重思政育人,以培育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为基本落脚点,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筑强社会主义法治基本观念,将“谋生”与“谋道”紧密结合。在课程上,授课老师教育谋道之上,乃在于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法治兴衰,都离不开每一个法律人的付出;谋道之中,乃在于立德立行,勿见利忘义,背弃法治;谋道之下,乃在于守住为人之底线,遵纪守法,勿僭规越矩。[25]正是法理课程中不断的言传身教,在所有大学一年级跨专业学生中树立起了深刻的法律信仰,提升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的认识,从而实现法治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四位一体“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未来发展
      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将继续以法学基础理论作为课程核心内容,通过外聘教师和本院优秀的教师共同授课辅导的方式,提升学生整体法律素养,培养高层次的人文社科精英,塑造具有大格局、大境界、大视野的未来领军高端人才。同时,通过该课程建设进行教学团队传承,培养一批具有突出教学科研能力的中青年教学骨干。
      其一,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必须明确坚持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基本目标。高校是法治人才培养的第一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重任。[26]该课程的建设目标中,必须坚持理论先行,强化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引领作用,实现立德树人的基本目标;同时以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向学生展示法学研究的基本目标,提升学生以法治解决社会问题的信心。发挥法理在法学课程教育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其二,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将进一步解决课程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在课程建设方面,需要建构较为稳定的教学体系,形成较为稳定的师资团队,目前该课程群的师资建设受到外部环境影响较大,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稳定性建设,明确师资团队梯度,形成常态化发展趋势。目前,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主要以大师讲堂、名师课堂、小班辅导为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学术的热点与研究观点的前瞻性,又要和学生需要相结合,因此必须基于授课对象的特点,明确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细化课程内容,加强理论基础教学与前沿问题分析,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改革。同时该课程的考核方面需要进一步发展,彻底纠正传统法学教育重考试轻平时的考核方式,加强课堂参与和论文写作的考核,进行过程管理,使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其三,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将构建与司法实务部门合作育人的新型授课模式。随着法治中国建设的深入,必须发挥法院、检察院等实务部门在法治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27]在未来课程设置中,课程团队将积极邀请政法机关专家参与课程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法学理论知识的同时,亲身体会法治发展的具体实践,从而为未来法治发展奠定基础。其四,国际化是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未来发展的必然道路。随着国际社会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法理学也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28]构建中国特色的法理课程建设,离不开国际法理学理论的支撑。因此,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将不断拓宽国际视野,拓展与国际高水平大学相关学科的交流,探讨法理发展的一般规律,提升学生的眼界与综合素质,实现培养有国际视野新时代大学生的重大课程目标。
      结语
      法律知识、法律思维、解决争议这三种能力,“使一个法律人能够依法律实现正义,担负起作为立法者、司法者或公司企业法律事务工作者等的任务”,[29]其中法律知识和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均以法理学课程为起点,因而抓好法理学通识性教育的知识供给和课程质量至关重要。四位一体“贯通式”法理学通识课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和东南大学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建设的丰硕成果,不仅为面向新时代法理学课程定位调整和改革的通识教育提供了诸多有益经验,更为“一流”本科课程的打造提供了“金课”样板。


    【作者简介】
    刘艳红,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东南大学教育立法基地教授,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主任。研究方向:刑事法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法学。苗泽一,法学博士,东南大学法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法理学、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法学。
    【注释】
    [1] 参见《三部门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7/content_5316809.htm。
    [2] 参见吴岩:《建设中国“金课”》,载《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12期。
    [3] 吴岩:《建设中国“金课”》,载《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12期。
    [4] 参见《教育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载教育部官网,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zt/moe_357/jyzt_2019n/2019_zt4/tjx/mtjj/201904/t20190430_380243.html。
    [5] 参见陈德良、边霞:《一流大学建设视角下本科教学问题的思考》,《中国大学教学》2017年第7期。
    [6] 参见2017年5月3日习近平在中国政法大学发表讲话《全面做好法治人才培养工作》,载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75页。
    [7] 参见张文显:《法理学》(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第14页。
    [8] 据统计,法学本科招生一直处于所有专业的前十名,包括法学在内的10个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的毕业生规模最大。参见贺卫玲:《这10个本科专业毕业生人数最多》,载《三湘都市报》2017年4月29日,第 A5版。
    [9] 教育部公布近两年各地就业率较低专业名单,其中绘画、音乐表演、法学、化学连续三届都是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参见麦可思研究院:《就业蓝皮书: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27页。
    [10] 参见杨宗科:《新时代法学教育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载《法学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
    [11] 参见童斯楠:《以法学三问叩开法律之门,从法律思维体悟法学之美‖东南大学刘艳红教授2021级“秉文文科试验班”火热开讲》,载微信公众号“东南法学”2021年9月3日,https://mp.weixin.qq.com/s/y_8HeJYd7YZbyp2pW38HyQ。
    [12] 参见《鸿儒硕学,析家国天下;意犹未尽,沐苏力旋风——苏力教授2021“秉文文科试验班”法理课程圆满结束》,载微信公众号“东南法学”2021年9月16日,https://mp.weixin.qq.com/s/JahDIAiy-ICfv9C4If_xUA。
    [13] 参见《抚今追昔谈法典历程,妙趣横生论时代精神‖王轶教授2020级“秉文文科试验班”火热开讲》,载微信公众号“东南法学”2020年11月29日,https://mp.weixin.qq.com/s/h6szxt5TiNHjI6jqBdt0Sw。
    [14] 参见《人工智能助力司法发展,数字技术引领人权迭代——马长山教授2020级“秉文文科试验班”火热开讲》,载微信公众号“东南法学”2020年12月15日, https://mp.weixin.qq.com/s/xmPeWQIl65lqH5YLP6neYw。
    [15] 参见庄玮:《MOOC 视域下法学混合教学模式探究》,载《教育教学研究》2020年第4期。
    [16] 参见张玉:《大变局与慕课制: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革新》,载《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年第6期。
    [17] 参见蒙爱红:《法理学案例教学优化设计》,载《西部素质教育》2018年第19期。
    [18] 参见法理教材编委会:《法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2页。
    [19] 参见朱秋月等:《供给侧视域下一流课程建设:逻辑、困境和因应路径》,载《现代教育管理》2021年第10期。
    [20] 参见杨攀、杜志红:《后疫情期“慕课+”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研究》,载《法学教育研究》2021年第1期。
    [21] 参见徐娟:《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法理学”课程中的探索》,载《教育教学论坛》2021年第13期。
    [22] 参见马念珍:《法理学课程教学困境与本科法学人才培养问题探讨》,载《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
    [23] 参见《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配套教材法理面世》,载微信公众号“东南法学”2021年8月26日,https://mp.weixin.qq.com/s/0mFkZOKmPuUHBUDaqjexJw。
    [24] 参见习近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载《求是》2021年第5期。
    [25] 参见刘艳红:《法律人的谋生与谋道》,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2页。
    [26] 参见马怀德:《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载《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7日,第1版。
    [27] 参见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77页。
    [28] 参见於兴中:《时代的法理学:世界与中国》,载《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29] 王泽鉴:《民法思维:请求权基础理论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稿件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学在线

原发布时间:2023/5/23 8:51:51


上一条:刘艳红 阮晨欣 :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泛化保护路径 下一条:沈 岿 :论失信惩戒的行政诉讼可诉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