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郭 雳 :提升“三种能力”推动主题教育唯实走深
【法宝引证码】CLI.A.0126125
    【学科类别】法律教育
    【出处】《北京大学校报》第1640期第3版
    【写作时间】2023年
    【中文关键字】三种能力;主题教育
    【全文】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法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学校党委主题教育方案和学院“双一流”建设发展实际,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高质量落实主题教育各项目标任务,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见实效,努力通过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推动学院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再创佳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主题教育强调以学增智,就是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悟规律、明方向、学方法、增智慧,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法学院组织党员干部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原原本本学、认认真真悟,进一步增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改造主观世界、增强履职本领、指导推动实践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注重在全面系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提升政治能力。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坚持每周召开专题理论学习会,党政班子成员分工领学并结合工作实际开展专题调研,讨论撰写学习体会。特别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和在广东、河北、陕西等地考察时关于主题教育、关于建设教育强国的系列重要讲话,作为第一议题第一时间开展研学。党政班子成员分别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5·2’重要讲话精神五周年”“坚持统筹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学习思想,提高认识,改善工作,服务师生”“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的北大法律人”“锤炼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举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思想入党组织入党行动入党一体推进”为题,在全院范围内面向不同师生群体讲授专题党课。结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学院在主题教育中围绕更加全面扎实履行办学治校主体责任、更加有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国、更加深度融入中国式现代化开展大学习大讨论,着力把两办文件各项部署落实到法治人才培养和法学理论研究的全流程、各环节,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学术科研成果水平。学院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四分院等司法实务部门开展主题教育联学联建,学院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外专题学术研讨会,深入学习研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关于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坚持从政治上看问题,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推动工作,不断强化政治觉悟和政治担当,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不断贡献北大法学智慧、北大法学方案、北大法学力量。
      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鲜明特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调研成果质量,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法学院党委着力提高调查研究质量,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思维能力。党政班子成员对调查研究工作进行认真审视分析,扑下身子真调研,奔着问题去、对着问题改,根据各自分管工作和检视整改发现的痛点难点,围绕“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机制”“青年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支撑体系建设”“有组织科研的管理机制与平台建设”“《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岗位奖学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修订”“外籍人才高地建设”“继续教育资源、路径与方式探索”“五育并举协同育人机制创新”等方面展开系列调查研究。围绕北京大学125周年校庆和“国际战略年”总体部署,学院召开学生国际化培养调研座谈会、校友返校调研沟通会,针对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规则修订,开展多轮次不同范围意见征求调研,组织团学骨干赴粤港澳大湾区开展专题调研实践。学院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准确把握“六个必须坚持”,特别注重用好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深、实、细、准、效”五字诀,掌握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真实情况,加强对学院改革发展深层问题的研究思考,把握法学学科“双一流”建设本质规律,提出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的政策举措,不断提高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历史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案例,自觉把案例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推进北大法学学科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思路办法和实际行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法学院党委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实践要求,在推动法学教育科研高质量发展、服务师生群众、防范化解各类潜在风险中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党政班子成员带头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打破思维定式、转变思想观念,立足本职岗位,加强斗争精神与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师生党员干部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不断提高推动学院“双一流”建设的专业化水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院党委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的生动实践。学院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加强交流互鉴,扩大实践教学比重,持续推进教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学院加强涉外法律课程体系建设,通过“北大-港大”双学士学位项目、“涉外律师”“国际仲裁”方向硕士培养项目、“中国法硕士”培养项目、博士联合培养项目、“北大众达中国全球化与法治人才培养计划”“全球教席”项目等创新法治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以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国际赛全球亚军集体和荣膺学院第五位“罗德学者”的2021级硕士生章晓涵、首夺国际象棋男子个人世界冠军的2012级校友丁立人、主动申请前往边疆艰苦地区部队服役的2021级本科生陈姝祎为代表的一批家国情怀深厚、国际视野宽远、专业本领通达的优秀青年法治人才脱颖而出,代表了以“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为目标的法治人才培养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让学院“双一流”改革发展措施清单逐步变成看得见、摸得着、师生满意、社会认可的效果清单。
      开展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关键是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法学院将继续对照提升“三种能力”的具体要求查摆差距不足、进行党性分析、抓好整改落实,结合法学教育研究与人才培养工作实际,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推动破难题促发展、办实事解民忧,把主题教育总要求同根本任务、具体目标、方法措施统一起来,落实到工作谋划、推进实施、指导督促、评估总结全过程,真正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变成改造主客观世界、开创学院“双一流”事业发展新局面的强大思想武器。


    【作者简介】
    郭雳,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教授。

稿件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学在线

原发布时间:2023/10/27 14:57:14  

上一条:柯 达 :变幻的“货币”与虚幻的“货币宪法” 下一条:贺 剑:婚后资本所得归属的原理与规则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