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叶姗.经济责任:范畴提炼及其构造[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9(1):118-127.
[2] 焦海涛.经济法责任制度再释:一个常识主义立场[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6,(3):45-58.
[3] 潘宁.论经济法中的行为责任[J].经济法论丛,2022,40(2):26-40.
[4] 张守文.经济法新型责任形态的理论拓掘[J].法商研究,2022,39(3):3-15.
[5] 张守文.数字经济地方立法的统一与差异[J].地方立法研究,2024,9(6):94-109.
[6] (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M].沈宗灵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18.
[7] 黄海华.行政处罚的重新定义与分类配置[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23(4):31-43.
[8] 宋亚辉.风险控制的部门法思路及其超越[J].中国社会科学,2017,(10):136-158+207.
[9] 应飞虎.知假买假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思考——基于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的视角[J].中国法学,2004,(6):116-124.
[10] 张继恒.从“规范教义”到“法理守则”:经济法学研究之转型[J].法商研究,2015,32(5):63-72.
[11] (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23.
[12] 程信和.经济法通则原论[J].地方立法研究,2019,4(1):54-129.
[13] 何锦前.让流浪的权利回家——经济法学“权利缺失”现象反思[J].现代法学,2015,37(2):32-42.
[14] 王斐民,姚海放,曹燕等.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3年年会综述[J].中国法学,2004,(1):185-187.
[15] 2021年第22届全国经济法前沿理论研讨会暨第28期“经济法30人论坛”及其青年圆桌论坛成功举办[EB/OL].https://mp.weixin.qq.com/s/V4jF99r-IP0Hr-UVvQ5O ww,2025-02-24.
[16] 张世明.经济法学理论演变原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27-30.
[17]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198.
[18] 翟继光.论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J].当代法学,2004,(4):50-56.
[19] 张守文.经济法责任理论之拓补[J].中国法学,2003,(4):11-22.
[20] 张继恒.经济法责任理论及其思维转向[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6):115-122.
[21] 庄晓泳.完善经济立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中国经济立法主要成就和思考[J].法律适用,2025,(2):3-22.
[22] 应飞虎.问题及其主义——经济法学研究非传统性之探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2):86-94.
[23] 金福海.经济法责任理论新解——“创新性”取代“独立性”的思考[J].经济法研究,2018,20(1):12-23.
[24] 蒋悟真.经济法的学理化:理论省思与实践进路[J].政治与法律,2024,(11):113-127.
[25] 郭昌盛.逃税罪的解构与重构——基于税收制度的整体考量和技术性规范[J].政治与法律,2018,(8):53-71.
[26] 张文显.法理学(第4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24-125.
[27] 刘水林.经济法责任体系的二元结构及二重性[J].政法论坛,2005,(2):96-103.
[28] 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9] 邓峰.论经济法上的责任——公共责任与财务责任的融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3):146-153.
[30] 陈婉玲.经济法责任的归责原则[J].政法论坛,2010,28(6):161-167.
[31] 季奎明.经济法中特殊法律责任的类型化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7):160-166.
[32] 杨同宇.经济法规制范畴的理论审思[J].中国法律评论,2023,(5):182-192.
[33] 单飞跃,余骁.经济法法律责任:语义、规范及其整体谱系——基于法律文本的实证分析[J].现代法学,2017,39(3):170-185.
[34] 邓伟.经济法责任转向经济法后果的规范依据与理论基础[J].法学,2022,(5):176-191.
[35] 史际春.改革开放40年:从懵懂到自觉的中国经济法[J].东方法学,2018,(6):70-82.
[36] 马辉.经济法解释论的整体主义方法论立场阐释——以“知假买假”惩罚性赔偿争议为切入点[J].政治与法律,2022,(10):96-111.
[37] 张守文.数据行为的经济法规制[J].中国法律评论,2023,(6):111-124.
[38] 宋亚辉.社会基础变迁与部门法分立格局的现代发展[J].法学家,2021,(1):1-14+191.
[39] 张世明.反垄断法惩罚性赔偿责任的独特性[J].甘肃社会科学,2023,(2):129-140.
[40] 张守文.论经济法治现代化[J].中国法学,2025,(1):29-48.
[41]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471-472.
[42] 史际春,姚海放.再识“责任”与经济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2):93-98.
[43] 王磊.程序法与实体法协动视野下的反垄断民事诉讼资格[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39(6):87-96.
[44] 史际春.由“3Q大战”对竞争执法权配置的再审视[J].经济法学评论,2011,11(1):347-351.
[45] (英)威廉·韦德.行政法[M].徐炳,楚建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51.
[46]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399.
[47] 颜运秋.经济法与公益诉讼的契合性分析[J].北方法学,2007,(3):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