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次
【全文】
实行法官员额制后,巡回法庭在内设机构改革方面采取扁平化管理,司法行政和审判管理部门压缩,组建若干审判团队行使审判权和部分审判管理权。每一个审判团队,主审法官、法官助理和书记员需要和谐高效运行,才能顺利完成各项任务。作为主审法官的助手,法官助理在审判团队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优秀的法官助理,在以下四个方面均会有出色表现:
新修订的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的法官助理在法官指导下负责审查案件材料、草拟法律文书等审判辅助事务。符合法官任职条件的法官助理,经遴选后可以按照法官任免程序任命为法官。”《第二巡回法庭岗位职责》第七条规定:“协助主审法官审理案件;参与办理来信来访工作;完成主审法官和本庭交办的其他工作。”总的来看,对法官助理职责的规定比较笼统,但实践中他们承担的任务比较繁重。执法办案是法官第一职责,法官助理首先要抓住这一核心目标,完成辅助任务,当好主审法官的参谋。依据目前巡回法庭的办案流程,案件随机分配到审判团队后,法官助理要立即进行初步审核。重点审查案件材料是否齐全、诉讼费是否缴纳、审限有无特殊要求、当事人联系方式及送达地址是否清楚,待确定后交由书记员办理各项受理、告知等送达手续。第二步指导实习助理、跟案助理梳理案情、归纳事实和法律争议点、进行网上类案检索,拿出初步审查意见。然后,由主审法官召集团队听取法官助理汇报,集体研究确定处理意见或审理方向,对于需要组织询问或开庭的及时予以安排并准备提纲。最后,拟出清晰的审查或审理报告,向合议庭或主审法官会议汇报,讨论决定案件处理结果。法官助理负责落实主审法官意见,要注意端正工作态度,积极配合主审法官开展工作,大胆建言献策又不自作主张;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严谨细致、兢兢业业,坚持司法为民走群众路线,全面掌握案情不留死角;培养科学的工作方法,统筹兼顾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学习办案技巧,虚心向所有主审法官学习,总结夯实业务水平,不断提升司法能力。法官助理是员额法官的主要后备军,一定要利用好巡回法庭这个锻炼培养队伍的平台,快速成长。
最高人民法院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晒”的四类案件外,所有裁判文书一律公开上网发布,供社会公众查阅。一份优秀的判决书,反映了法官的价值观、法律功底、推理能力,也反映出法官维护正义的决心,严密扎实的逻辑思维和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虽说法官助理草拟裁判文书,最终定稿需要主审法官审核把握,但是也要求法官助理精益求精,尽量一次成型。裁判文书要体现公平正义价值观,证据充分和适用法律正确;逻辑严谨,焦点问题清晰,说理论证清楚;格式正确,没有低级错误,符合形式要求。为了更好沟通,减少修改量,最好能够在文风上和主审法官保持一致。这就要求法官助理必须吃透案件,用最简洁的法言法语表述案情;理解主审法官对案件处理的度,在措辞上精准,论述上不偏激;注重办案技巧,注意细节,有效防范风险点。法官助理写作裁判文书不必刻意模仿主审法官,可以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和风格,但要以员额法官的水准严格要求自己。
人民法院实行司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权责统一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司法责任制改革,是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牛鼻子”,是基础性、关键性重大举措。巡回法庭紧紧围绕落实司法责任制,全方位创新和加强审判管理,不断完善审判权运行机制,将司法责任制落到实处。审判管理水平要随着智慧法院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体现在立案、告知、开庭、评议、审批、送达、上网、归档等各个审判环节,以公开促公正,向科技要效率。法官助理要积极和当事人沟通,科学安排开庭评议时间,及时送达、上网,定期组织书记员归档。对于本庭和主审法官交办的其他工作,及时办结并列入绩效考核系统。对审判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或者漏洞,应马上向主审法官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认真落实整改措施。法官助理是审判团队的联系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被管理者,也是主审法官管理审判团队的重要助手。法官助理年轻有活力,鼓舞感染作用明显。要协助主审法官分析研究如何指导书记员、实习助理、跟案助理,增强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条件。
巡回法庭是推行司法责任制的“试验田”,对主审法官的监督管理要求做到放权不放任。为保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站位,切实做到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巡回法庭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全员覆盖。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有一票否决意识。各审判团队要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到司法实践中,坚决维护“两个核心”,密切联系群众,杜绝一切腐败,严格修身自律。法官助理在信访接待、调查取证等工作中与当事人有着广泛接触,在审查案件、草拟裁判文书方面辅助行使审判权。法官助理只有坚持遵守党的纪律,才能克服社会阅历浅的劣势,抵制各种诱惑,坚守廉政底线。职业尊荣感一定建立在恪守职业道德基础之上,主审法官要起到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法官助理要督促团队成员经常“咬耳扯袖”,树立团队良好精神风貌,展示人民法院廉洁司法的良好形象。
上一条:刘凯湘:司法助力大数据产业健康发展
下一条:贾元、焦旭鹏:走向未来的刑法学 ——“社会变迁与刑法科学新时代”学术研讨会综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