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袁 志:“基因编辑婴儿”中的伦理问题

【中文摘要】基因编辑技术的意义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在人尚处于胚胎阶段时,通过基因技术消除基因中的缺陷,增加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可以为基因缺陷而先天不足的人们带来福音。但存在的问题是,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操控遗传或自然繁衍,这会带来的巨大的伦理问题,那就是由谁来决定在未来的世界内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哪些人又应该在未来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还是所有人都该被一视同仁的对待?这对人类的道德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中文关键字】基因编辑;伦理;道德

【全文】 

这几天,“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诞生”的消息引起了诸多的讨论。基因编辑技术的意义和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在人尚处于胚胎阶段时,通过基因技术消除基因中的缺陷,增加抵御各种疾病的能力,可以为基因缺陷而先天不足的人们带来福音。但存在的问题是,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操控遗传或自然繁衍,这会带来的巨大的伦理问题,那就是由谁来决定在未来的世界内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哪些人又应该在未来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还是所有人都该被一视同仁的对待?这对人类的道德将面临巨大的考验。

 

虽然有先天不足后天补齐的说法,但很多事情,在人出生之前由于各自基因的不同都已经注定,包括人的外貌、身体素质、智商乃至性格等等,后天的努力可以有所改变,但难以撼动根本。例如,如果你缺乏篮球明星乔丹那样的先天身体素质,你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乔丹在体育竞技界所取得的成绩。人的很多命运在未出生之前都已经有所安排,这种安排属于人类自然进化,物竞天择的结果。虽然现实的结果,并不一定公平,但不由人掌控和安排,在程序过程上是公平的,对此的结果并不会遭致人的反对,大家也能够接受。处于弱势的人也往往只会哀怨上天的不公正,自己命运的多劫。这好比一场赌运气的博彩游戏,胜者开心,输着服气,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

 

但突然之间,可以通过基因编辑从开始就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让自己在未来社会中处于优势地位,这看似让人兴奋不已。但问题是,基因编辑技术是由人来控制,我们到底以哪种方式公平合理的对待每一个人,以哪种程序来决定人们从基因编辑技术中获得什么样的利益。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在整体福祉提高的同时,会出现一部分人掌控另一部分人的命运。那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获得公平的对待:一是现实条件不同,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从中获得收益;二是如果都一样,消灭了差别,社会将不可能和谐也就毫无竞争和激励。因此,在这些问题未得到解决之前,很多国家都对基因技术用于人类持一种警惕的反对态度,并在立法上予以禁止。因为如果任由这种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总又一天人类会破坏自然的选择,迈入人类制造人类的世界。

 

基因编辑技术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很恐怖,因为我们害怕我们的命运被彻底的掌控,可以交给上天,但不能交给自己的同类。

 

【作者简介】

袁志,法学博士,西南民族大学教师,四川省律师协会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四川省刑法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信访事项第三方评估专家,四川省司法厅、公安厅法律顾问。

 

 

原发布时间:2018/11/29 9:22:50

稿件来源:微信公众号:言志说法

网址: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FullText.aspx?ArticleId=105592&li...

    上一条:周叶中:我国现行宪法为坚定“四个自信”提供根本法保障 下一条:汪军、候陶:谈谈刑事和解存在的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