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新华社:我国首次独立承担国际海事公约配套标准修订工作

      新华社北京2月16日电(记者赵文君)记者16日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我国首次承担修订的《雷达导航示范课程(操作级)1.07》被国际海事组织一次性通过,成为新的船舶雷达操作适任教学、培训和评估的国际海事标准。经修订的示范课程将由国际海事组织正式出版发行,在全球应用。这是我国首次独立承担国际海事公约配套标准的修订工作。 

      为保障航海安全和加强航运人力资源建设,国际海事组织制定了雷达导航示范课程标准,在公约缔约国范围内强制实施。此次标准的修订,主要针对船舶自动识别、速度和航程、艏向电子定位系统等多传感器在船舶导航雷达上的集成,对其原理、操作和应用做出培训和教学要求,以切实提升船舶驾驶员的雷达使用技能,有效运用航行信息,保障航行安全。 

      据了解,自2015年2月以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了大连海事大学等30多位国内优秀专家学者,通过1年的努力,在全球范围内完成意见征集和国际海事组织专家小组审核,如期完成了修订工作。在国际海事组织会议上,我国代表团接受了各国专家质询,一次性获得通过。此次通过的示范课程修订,得到了国际海事组织的高度认可,并决定由我国继续承担管理级雷达导航示范课程的修订工作。

 

 

稿件来源:新华社

原发布时间:2016-02-16 19:18:00

网络地址:http://news.jcrb.com/jxsw/201602/t20160216_1590863.html

上一条:春节纠"四风"绝招儿:"不按常理"突击 用好"群众演员" 下一条:法制网:证监执法面临多重掣肘 取证环节占调查时间三分之一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