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记者经梳理发现,明年起以下十项具体措施将会影响你我的工作和生活,也在新年伊始给老百姓送上了一份新年福利。
12月18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对2016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记者经梳理发现,明年起以下十项具体措施将会影响你我的工作和生活,也在新年伊始给老百姓送上了一份新年福利。
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
——买房花销可能变小
会议提出,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顺应市场规律,调整营销策略,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据国家统计局12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33个和40个,分别比上月增加6个和2个。
对此,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主任李铁表示,房地产消费和工业制成品消费有根本性差别,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不能简单按照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思路去化解房地产库存。因此在“去库存”这面大旗下,还是得找到潜在的消费人群。目前农民工进城的确是“去库存”最主要的利好,农民工市民化肯定会带来新一轮消费拉动和基础设施投资增加。但首先要通过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的身份问题,农民工就有条件将他们的长期消费行为从农村转向城市。
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购房限制可能变少
会议提出,化解房地产库存,要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这一表述引发了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限制性措施”,公众感受最为直观的就是购房、贷款等方面限制的取消或放宽。目前,除了北京、上 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外,多数地区已取消限购政策。今年年初,住建部曾要求各地进一步降低公积金贷款门槛,增加贷款额度,简化手续,各地均积极响应。除了限购、贷款等方面措施外,还有哪些“限制性措施”将会被取消,令人关注。
李铁主任认为,房地产“去库存”将会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有必要与市场结合到一起,通过改革打破一切制度门槛,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政府不能再通过土地出让金,以双重利益动机推动房地产发展,其在房地产市场的利益闸门应彻底关闭。
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企业员工也会受益
会议提出,要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打出“组合拳”。
具体措施包括: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进一步正税清费,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研究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要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金融部门要创造利率正常化的政策环境,为实体经济让利。要降低电力价格,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要降低物流成本,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教授何维达表示,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有其现实需要,以目前我国企业运行现状来看,企业明显面临着负担重、成本高的问题。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何维达认为,在后期政策实施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三点:第一是政府在给企业提供更多便利时,要注重多提供一些一站式服务,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具体措施方面,要不断减少地方设置的“门槛”,特别是省市一级的工商税务部门,要加强提供一站式服务的能力。第二是进一步减税降费,在降低相关税费的同时,要特别严格地整治不合理收费问题。第三是降低物流成本还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其中高速公路收费及过桥费的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对于那些原先收费已超过10年且已基本收回成本的高速公路,可以减少相关收费。在具体收费措施方面,可以考虑完善物流费用的结构,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
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股民合法权益将受到更多保护
会议提出,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尽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抓紧研究提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表示,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指出的“去杠杆”任务,对于防范化解我国金融风险既系统全面又突出重点。其系统全面性体现在,对于我国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都有所提及,并总纲性地提出了“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同时,又重点提及了地方债务风险问题,其中“完善全口径政府债务管理”就要求在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时,要弄清债务总量,根据债务的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赵锡军认为,在具体措施方面,任务提及了“做好地方政府存量债务置换工作”。明年地方财政可能面临一定的收支压力,若地方政府债务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则可能带来一定风险,“去杠杆”这一任务实际上是对此做出了一个预案,而实现这一任务的重要前提就是加强债务置换的工作。此外,对于非法集资、以互联网为幌子的非法融资等金融领域的违法违规操作行为,必须加大查处力度。
要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养老金或实行全国统筹
会议提出,要加快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个人账户,坚持精算平衡,提高统筹层次。记者注意到,2015年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按照《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近四千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而对于统筹层次的问题,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11月20日在回应部分地区养老金发放问题时曾表示,要提高统筹层次,实行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按照社会保险大数法则,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余缺、分散风险,增强基金的共济能力。
“2016年,我国将以更加公平、更可持续为目标,更加注重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表示,具体来讲,2016年将推出养老保险制度总体改革方案等重大改革举措,在总体改革方案基础上,制定出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等重大改革举措。与此同时,继续扎实推进已出台重点改革举措落实落地,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确保稳健运行。此外,抓紧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配套措施和具体办法,稳步推进基金投资运营。
“下一步,应当大力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调动社会各方力量,从政府承担绝大部分养老责任的单一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向政府企业个人共担养老责任的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转变。”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
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外地人也将可住公租房
会议提出,要明确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方向,以满足新市民住房需求为主要出发点,以建立购租并举的住房制度为主要方向,把公租房扩大到非户籍人口。
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
——农民工可在就业地落户
会议明确,要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允许农业转移人口等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使他们形成在就业地买房或长期租房的预期和需求。
记者注意到,目前,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今年11月初时就曾表示,全国已经有25个省(区、市)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方案。国家要求到今年年底,每个省(区、市)都必须出台方案。
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社保负担将会减轻
会议提出,要降低社会保险费,研究精简归并“五险一金”。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国务院先后确定将失业保险费率由3%统一降至2%,从10月1日起将工伤保险平均费率由1%降至0.75%,将生育保险费率从不超过1%降到不超过0.5%。
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有望缓解
会议提出,要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保基本、强基层的基础上,着力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望缩小
会议提出,要继续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保障口粮安全,保障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加强农业现代化基础建设,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把资金和政策重点用在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上。
稿件来源:民主与法制网
原发布时间:2016-01-08 08:59:46
网络地址:http://www.mzyfz.com/cms/xinwenzhongxin/redianguanzhu/html/1581/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