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今年年初,国家税务总局直面税收法治领域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税的指导意见》。一年来,各级税务部门立说立行,采取新办法、实点子,推出一批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规范重大税案审理,推行柔性执法,让税收执法彰显公平正义。
稽查对象和稽查人员随机抽选
税务稽查是税收执法的主要表现形式,全国税务部门改革创新,把公平正义贯穿于税务稽查的选案、稽查、审理、执行、监督全过程。
在选案环节,8月25日,税务总局出台了《推进税务稽查随机抽查实施方案》,明确今后确定税务稽查对象和稽查人员,查谁不查谁、谁来查案,要像彩票摇奖那样随机抽选,从而促进税法遵从和公平竞争。在稽查环节,“数字稽查”软件得到广泛应用,许多税务机关统一规范查案制度,建立办案模板,通过调取企业软件数据,与纳税申报数据、生产经营数据等第三方数据比对,以充分的证据资料,执铁法办铁案。在审理环节,案件审理机构负责审理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确凿,执法程序是否合法等,力争税收执法滴水不漏。
今年2月,在全国实施的《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要求对涉案金额较大、案情复杂、涉及面广,案件处理结果可能产生较大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影响的案件,作出决定之前必须经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委员会集体审理。各级税务部门积极探索、创新机制、流程、形式,使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变“内审”为“公审”、变“税务审”为“社会审”。
江苏省地税局借鉴法院开庭审理模式,以纳税人之家为平台,推行“庭辩式”审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和专家,公开听证、开门审理疑难复杂、影响较大的案件,让纳税人和稽查部门质证辩论,增强案件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力。福建省国税局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聘任陪审员,参与重大税务案件审理。
以“小个案”推动税收“大法治”
税务部门还把司法等领域规范裁量权、增强裁判统一性的指导案例制度引入税收执法实践,力促“同案同办”。
宁波市国税局确定了案例报送、遴选机制,开发和优化升级涵盖税务案件生成、指导案例运用、实施效果反映等环节的税务指导案例管理信息系统,累计发布54个涵盖偷逃抗骗、违反发票管理、日常征管等类别的指导案例,48个案例被引用767次,补税1.3亿元,处罚1.2亿元。
湖北省国税局从试点单位近千件税务行政执法案件中遴选176个案例,总结、提炼,发布了第一批68个指导案例,让违法行为、违法程度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案件,受到相同和基本相同的处理结果,纠正了20多件“同案不同罚”,让纳税人从每个涉税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公正,用“小个案”推动税收“大法治”。
探索柔性执法税收治理模式
税务部门创新税收执法理念,探索出“柔性治理”“说理式执法”“约谈式执法”等刚柔并济、法情交融的新型税收治理模式。
税务行政疏导、行政道歉……青岛市国税局9种柔性行政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力推“柔性行政”的青岛市国税局总经济师郭洪源介绍,“柔性行政”的最大特点是重视纳税人参与、互动、协商和选择性,通过指导、合作、协议、救助等授益性行政,实现权力运作由单向、强制、刚性管理向复合、合作、包容、协商治理转变,让税收执法充满人情味儿。目前,青岛市国税系统已综合实施了30余项柔性治理措施。
与“柔性行政”异曲同工的“说理式执法”。广东省国税局开发了“税收执法说明理由附列说明系统”,第一批将30种“税务行政处罚说明理由附列说明”嵌入系统,操作人员按照处罚类型选择即可出具附列说明。广州市国税局已在14个征管局、5个稽查局推行说理式执法,制定了涵盖10个征管情景、6类稽查案件、12类法律文书的说理式执法示范文本。
在北京,市地税局制定了《税务约谈工作办法》,明确约谈范围、时限、程序,日常征管发现涉税疑点和风险后,主动依法依规约谈纳税人,重点提醒提示违法隐患、存在问题和法律风险,市、区、所三级建立80余个约谈室,配备电脑、投影机,全程记录存储约谈视频资料。
目前,柔性执法行政成效显现,今年前三季度,广州市欠税企业户数同比下降11.9%,企业发票违章同比下降88.6%,纳税人投诉同比下降57%,税务复议、诉讼案件降低一半;北京市地税局约谈11400户纳税人,沟通讲法、提醒风险后,纳税人补税19.8亿元。
稿件来源:法制日报政府法治
原发布时间:2015-12-05
网络地址: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151205/Articel06003GN.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