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人社部:中国社保制度建设进入法制轨道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 (马德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24日在北京召开《社会保险法》颁布五周年座谈会,发布《< 社会保险法>实施情况评估研究报告》(简称《报告》),《报告》称中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已经进入法制化轨道。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介绍说,自2010年社保法出台以来,国家制定、修订了包括《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等40多个配套法律法规;同时对其他领域一些与社保法存在抵触的法律进行修订,例如修改《建筑法》的有关条款,要求建筑企业职工必须参加工伤保险等。

      人社部原副部长、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胡晓义说,社保法是中国社保制度走向成熟的里程碑,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凸显为民理念。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表示,社保法的制定和实施是社保改革向法制化迈出的关键一步。

      《报告》指出,社保法出台以来,中国的社会保险发展和改革步伐加快,体系不断健全;社保覆盖范围基本实现制度全覆盖;社保待遇水平逐步提高。

      数据显示,2014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42亿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3.9亿人,分别比2010年增长133%和10%。城乡居民养老金也有较大幅度增长,月人均养老金从55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100元左右,其中70元来自中央财政的基础养老金补贴。同时,通过加强社保基金监督制度建设,特别是推动社保欺诈入刑,进一步提高社保基金的安全程度。

      不过,胡晓义也坦陈,全面落实社保法仍任重道远。《报告》称,在社保法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配套政策缺位、部分条款操作性差、执行不力以及某些条款不适应新形势等问题。郑功成说,社保法是在改革急需,但共识还不足的情况下提交审议的,既有时代的合理性,也有时代的局限性。

      针对社保法现存问题,《报告》建议依法加快制定、修改相关法规政策;完善现行规定,增强操作性;适时修改社保法相关条款;完善社会保险执法监督体系。

      郑功成认为,应在未来两到三年内修改社保法,使之适应改革新需要,“现行的社保法还很粗糙,社保制度应尽快步入‘良法善治’的阶段。”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发布时间:2015-10-25 08:47:00

网络地址:http://news.jcrb.com/jxsw/201510/t20151025_1557026.html

上一条:正义网:检察机关13个试点先行 为公益诉讼积累"实战经验" 下一条:国资委:推动国企改革首要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