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司法部:全国已有202所监狱建成减假暂办案平台

      法制网北京5月10日讯 记者袁定波 记者今天从司法部获悉,监狱系统大力推进狱内法庭建设。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已有453所监狱建成狱内法庭,积极配合人民法院对减刑、假释案件进行开庭审理,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  

      据了解,2014年以来,全国监狱系统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司法部统一部署,立足新形势、新任务,以完善制度、规范行为、深化公开、加强监督为基本要求,切实做好罪犯减刑假释提请和批准暂予监外执行工作,扎实推进深化狱务公开,实行"阳光执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工作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狱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的要求。根据中央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要求,司法部于2014年5月至12月,在山西等9省(市)11所监狱开展深化狱务公开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司法部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狱务公开的意见》,要求各地将提请罪犯减刑、假释建议书、暂予监外执行决定书上网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司法部还积极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提效率、促公正。据统计,2014年,全国监狱中已使用减假暂办案平台的有202所,占总数的29.71%;已建成与法院网上协同办案平台57所,占总数的8.38%;能进行远程视频开庭监狱75所,占总数的11.03%。

 

稿件来源:法制网

原发布时间:2015-05-10 13:42:00

网络地址:http://news.jcrb.com/jxsw/201505/t20150510_1504213.html

上一条:新京报:10省市法院试点陪审员制度改革 破解“陪而不审” 下一条:2014年度上海金融检察白皮书:金融犯罪向新业务蔓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