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法制网:警察全副武装在身边 老百姓安全感十足

代表共议平安建设 

      反恐打黑、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环保问题、食药安全......今年全国两会的很多热点话题,都与平安建设息息相关。平安,是老百姓最朴素的一种期盼,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

      以群众的需求为责任。两会期间,代表们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积极讨论如何强化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一些政法界的代表也不断被问及:平安建设做了哪些工作,今后还得怎么干?动态防控突发事件高效处置

      公共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平安建设的"晴雨表"。一旦发生危害公共安全的突发事件,高效及时的处置是关键。

      让多位代表印象深刻的是:去年5月6日,发生在广州火车站的暴力砍人事件,民警听到呼喊声后不到10秒钟即抵达现场,面对行凶歹徒连开两枪,结束暴行。

      高效及时的处置,得益于去年公安部要求各地公安机关积极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将警力摆上街面,实行武装巡逻、动中备勤,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挤压违法犯罪活动空间。

      "现在看来,当时公安部的部署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高明分局副局长梁志毅代表深有体会地说,佛山公安去年以来开展大巡防,最大限度屯警街面,特警、武警等多警种联合巡逻,实现"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效果非常好,如禅城区警情同比下降近七成,命案、暴力犯罪等发案数降至10年来最低。

      "要应对突发事件,高效处置违法犯罪行为,街面就必须保证有充足的警力。"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公安局惠农分局副局长张仙蕊代表说,去年以来,惠农区不仅实行多警种武装巡逻,还派出多辆警务车24小时街头巡逻,接警后快速反应,打掉了一批现行犯罪。"看到全副武装的警察出现在身边,老百姓非常高兴,安全感十足"。

      代表们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处置突发事件,科技运用非常关键,视频调度有助于处置的精准、高效。去年以来,各地公安机关大力发展"天网工程",加强视频巡查和信息化运用。石嘴山惠农区仅2014年就新增视频探头604个,超过往年累计建设总和。"24小时不眨眼的电子警察,让打击犯罪走上捷径。"张仙蕊说。

      辽宁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沈阳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许文有代表介绍说,过去一年,沈阳公安通过优化勤务模式,强化科技应用,实施扁平化指挥,实现了警力联勤联动迅速响应,刑事发案数、"两抢一盗"、杀人案件均呈下降趋势。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人民对幸福安康的迫切需求越来越强烈。"许文有说,今后,沈阳公安将着力推行等级防控机制、推进武装巡逻实战化运作、完善应急堵控防线等,不断提升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效能,让人民群众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平安沈阳"的发展和变化。源头治理发动群众共建平安

      代表们说,平安建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各地应该想方设法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织密平安防控网。

      "我们深知,警力有限,民智民力无穷。在推进平安建设中,我们努力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以民意为导向,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许文有说。

      据介绍,去年以来,沈阳公安市局、分局、派出所、社区民警召开警民恳谈会超万次,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侦办了一批侵犯群众利益的案件,整治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治安热点问题;发展壮大群防群治队伍、平安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等,市局新组建群众工作队14支,协助警方破获了一批案件,化解了一大批社会矛盾。

      多位来自政法界的代表认为,平安建设,基层是根基,各地应当做到将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源头治理。

      宁夏是毒品重灾区之一,因毒品引发的治安乱点较多,也容易引发其他违法犯罪。张仙蕊介绍说,去年以来,宁夏公安开展大收戒行动和参与百城会战,全年查获吸毒人员10472人,强制隔离戒毒5500人;同时,公安牵头建立了9个吸毒人员再就业安置基地,安置率达到80%。通过创新治理,"两抢一盗"大幅下降,全区案件下降了16%。

      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出租屋聚集地等区域,一般是违法犯罪高发区域。2014年以来,佛山公安机关在这些区域全面实施"亮警灯"工程,在主要出入口都装了太阳能警灯。南海黄岐一治安复杂点安装11盏警灯后,辖区警情同比下降了22.3%。

      "到今年1月份,佛山全市已经安装太阳能警灯3300多盏。"梁志毅说,事实证明,这样的投入是值得的,一盏盏警灯成为驱黑除恶的"明灯",有效震慑了犯罪分子。法治是推进平安建设的法宝

      近年来,刑法、刑诉法等法律修改完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一批办理刑事案件的司法解释,各地政法机关应充分依靠法律运用法律,以法治推进平安建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去年以来,河南检察机关依法批捕起诉了郑州"皇家一号"组织卖淫案、周口李佰红等45人涉黑案等,犯罪分子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

      "依法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是检察机关的职责所在。"河南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蔡宁代表说,2014年,河南检察与公安、法院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从严惩治危害公共安全,突出打击涉黑涉恶等,取得新进展,依法批准逮捕严重刑事犯罪嫌疑人4888人,提起公诉6078人。

      有代表提出,对于大多数群众而言,重大刑事案件离得比较遥远,对平安的感受更多来自于身边常见的盗窃、诈骗等小案,以及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民生案件。政法机关应当进一步加强对这些案件的打击力度。

      蔡宁说,河南检察机关始终关注民生案件。善用法律保护青山绿水,保卫群众餐桌安全。他举例说,去年,濮阳市阳邵乡200亩莲藕因环境污染枯萎死亡,当地检察机关及时向环保部门提出专项调查检察建议,并推动政府开展"环保风暴"专项行动,加强联合执法,关闭或取缔违法企业29家,监督环保部门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2件。

      "过去一年,一批司法解释和相关意见的密集出台,为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祛除多年顽疾提供了法治方案。"许文有说,实践证明,法治是推进平安建设的"法宝",公安在推进平安建设中,要坚持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

      2014年,沈阳公安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破解执法难题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执法监督体系,强化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和案件倒查,把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律手段贯穿到依法执法的方方面面,让群众在平安建设中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稿件来源:法制网 

原发布时间:2015-03-06 20:20:00 

网络地址:http://www.legaldaily.com.cn/index_article/content/2015-03/06/content_59...

 

上一条:法制网:法院再审重审太“任性” 最高法立规矩 下一条:李克强:依法行政 把政府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