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江西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中新网12月15日电 强化就业政策扶持、提升职业培训质量、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十四五”期间,中部省份江西将多措并举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在15日举行的《江西省“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江西省政府残工委副主任,江西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何剑锋表示,江西“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目标如期实现,全省35万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全部脱贫,46.4万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政策惠及93.2万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十三五”期间,江西不断完善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组织开展残疾人就业帮扶专项活动,实施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在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等相关工作上取得了积极成效。
  统计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江西城乡残疾人新增就业6.67万人,年均安置1.2万名残疾人在农家书屋管理员等公益性岗位就业;8.6万残疾人参加技能提升培训。
  “十四五”期间,江西将如何进一步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江西省人社厅二级巡视员汪小南介绍说,该省将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对吸纳残疾人的用人单位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等扶持;持续拓展残疾人就业渠道,大力支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促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集中就业。
  江西还将以就业为导向,对有培训意愿的残疾人做到愿培尽培;为残疾人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全链条、专业化、精准化的就业服务;依法保障残疾人就业权益,指导用人单位为残疾职工提供适合其身心特点的劳动条件、劳动保护以及一些合理便利。
  江西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兰昊说,《规划》提出多渠道、多形式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育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传统工艺振兴项目,打造一批阳光助残就业(创业)基地、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和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等。(完)


上一条:辽宁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包容审慎监管制度 下一条:山东发布新修订行政处罚法贯彻实施工作指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