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将当事人真正放在司法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地位,这是近几年来,山西省朔州市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努力的方向。这里为当事人提供了及时有效表达诉求和发表意见的平台,化解了当事人的不满情绪,拉近了当事人与法院间的距离,增进了群众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使大量矛盾纠纷在诉讼过程中消弭化解,大批案件实现息诉罢访。
朔州两级法院通过扎实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工作,不断更新服务理念、思路、举措,一站式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日益提升。
新理念:让信息代替群众跑路
在无纸化办公的大背景下,朔州中院实现从立案起步、数据共享到全流程构建,形成无纸化办案的完整循环,让法官集中精力做网上阅卷、智能庭审、智慧合议、智能编写文书四件事,律师或当事人可选择在诉讼服务中心查看卷宗电子版,如确有需要,也可申请到集约中心查阅案卷。集约中心的设置,不仅提高了办案效率,便利了办案人员,也成为当事人深入了解法院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
朔州中院诉讼服务中心约1000平方米,功能分区细致,除立案区、导诉区、自助服务区外,还为当事人提供了虚拟导诉机、诉状生成一体机、自助阅卷机、自助缴费机以及风险评估机等先进设备,线下诉讼服务集诉讼引导、法律咨询、立案审查、立案登记等功能于一体,配合线上提供的网上立案以及跨域立案服务、“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律师服务平台”“担保平台”,通过线下“一站通服务”实现让当事人“最多跑一次”,线上“一网通服务”实现让当事人“零跑腿”。
“我们建立了专业化送达团队,利用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多种送达方式,大大提高了送达成功率。”据法院工作人员介绍,现在一改过去需要书记员花费大量时间送达的传统方式,集约送达中心与某科技公司开展合作,将电子送达工作外包,利用该公司网上送达平台,通过网络电话联系当事人确认身份并经当事人同意后,以短信方式送达应诉材料和开庭传票,手机端即可查收相关文书。除了法律文书电子送达外,诉讼服务中心还提供法律文书预约自取、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等服务。送达方式的改革,解决了法院一直以来的“送达难”问题,将书记员从繁琐冗长的送达工作中解脱出来,缓解了院内车辆紧张问题,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节省了诉讼时间。
据了解,朔州中院全力打造诉讼服务新模式,坚持拓阵地、建机制、定规则、搭平台、推应用、树品牌,目前,实现了9大类30余项诉讼事务“网上办”,全方位提升了办案质效和管理效能。
新思路:让服务跨越时空阻隔
初春的一天,当记者走进右玉县综治中心,看到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员在办公。受理案件后,工作人员首先针对案件的性质进行了繁简分流,然后筛选出两个案件,直接送至综治中心人民调解员手中,请他们协助开展诉调对接工作。
经验丰富的人民调解员及时联系双方当事人,仅三个半小时,该案便以调解方式解决,立案庭的工作人员对调解书进行了司法确认。该案从收案到结案,仅用了半天时间,案件高效办结,当事人也十分满意,再三感谢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和综治中心的调解人员。
将立案功能嵌在综治中心,是右玉县法院推进全县一站式多元解纷的创举。而跨域立案的推行,让服务跨越时空,成为“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用跑”的强大助推器。
朔州中院还与多家单位构建了“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平台,与市公安局、市司法局搭建了多元解纷平台,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公安机关掌上派出所、司法行政机关智慧调解服务系统成功对接,在朔州中院成立“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选聘了一批“金牌调解员”“婚调指导员”“家事调查员”和“心理辅导员”,不断汇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强大合力,努力提供跨越时空阻隔的优质服务。
新做法:建设“家门口的法庭”
前不久,朔城区的赵法官工作室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这是法官第三次邀请他们到工作室调解,小两口本来没有太大矛盾,但因为相互不理解,时间久了,直接导致矛盾升级、心结难解。
这次,赵法官邀请了双方当事人的邻居和家人前来帮助调解,法官工作室工作人员从旁协助。邻居李阿姨说:“两口子床头吵架床尾和,你们俩自从结婚后,感情一直很好,我们邻居都看在眼里,怎么因为这么点事情就闹离婚呢?”被告父母也说:“你们俩人闹离婚,也顾不上带孩子,孩子还那么小,在爷爷奶奶那边住着,每天晚上不睡觉,哭着要妈妈。”在邻居、家人的耐心劝说下,双方当事人都有些动容,原告抹去眼角的泪水,默不作声。赵法官趁热打铁,从情理法多个方面开展调解工作,在法官与当事人家属的密切配合下,原、被告双方冰释前嫌,和好如初,法官和书记员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
这是他们本周调解成功的第三起婚姻家庭案件。赵法官说:“很多家庭遇到一些挫折,冲动之下可能就会导致家庭瓦解。我们的‘法官工作室’就是要在矛盾产生之初就开始介入,做好百姓‘家门口的诉讼服务’。在处理日趋增多的家事纠纷时,要综合考虑他们的婚姻状况、感情基础、子女健康成长等因素,判断是否可以挽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做好家事案件处理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从源头化解矛盾,我们在不断做出自己的努力。”赵法官一直坚信着自己的工作理念。
新成效:智慧法院的跨越发展
从去年开始,因为疫情原因,朔州市法院的信息化建设也发挥出极大的作用。去年初,王女士就感受了一回“智慧法院”建设带来的便利。当时,王女士的工资被公司拖欠了近半年,一直没有发放。她想到诉讼服务中心去问问,可是小区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出入要严格测量体温,限制时间。王女士之前听过法院可以网上立案,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打开电脑,登录山西法院诉讼服务网,网上立案程序十分便捷简单,王女士顺利立了案。
可是,怎么开庭呢?疫情肆虐,想要让还在外地的公司负责人到法院开庭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王女士一筹莫展之际,法院工作人员打来电话,邀请她通过微信小程序“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参与调解。在法院工作人员的指导下,经过简单的注册,王女士和公司负责人在“云端”进行了“会面”,在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协议。第二天一早,王女士就收到了公司转账的到账信息。
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时,朔州法院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发挥了巨大作用,疫情期间实现了“疫情要防控、工作不止步”的目标。
(来源:山西法制报)
稿件来源:中国长安网
原发布时间:2021-04-14 20:48
网络地址:http://www.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40/2021-04/14/content_12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