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网济南10月23日电(记者郭树合 通讯员孙宏健 韩燕)“今年1至9月,全省三级院公开听证1397件,105位检察长主持听证,开展全国首例民事监督案件中国检察听证网直播、全省首例国家司法救助案件听证网直播,对5起重点信访积案听证后、信访人全部息诉。”10月22日,山东省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政向记者介绍了该省公开听证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山东省检察机关全面开展公开听证工作,切实提升了新时代检察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提升了群众的司法获得感。
可见:听证直播
“虽然犯罪行为导致我几乎双目失明,但今天我‘看见’了真正的公平正义”。10月22日,申请人孙松宇在家中通过中国检察听证网“听看”了自己申请国家司法救助一案的公开听证同步直播后,激动地说。
孙松宇与同事陈秋亮因琐事发生口角,后陈秋亮对孙松宇眼部进行殴打,造成其右眼眶内壁及下壁骨折,导致其存在脑梗死、大出血的风险,在当地住院治疗近一个月后,因病情反复,又转到北京继续治疗。孙松宇家中有两个年幼的孩子需要照顾,父母亲需要赡养,妻子没有固定工作,他的收入是整个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他受伤后,家庭失去了顶梁柱,治疗花费的高额医疗费用,大部分是向亲友借款,这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我现在左眼失明、右眼偏盲,听力也受到了很大损失,产生的语言障碍越来越严重,不能正常工作,家庭失去了经济来源。陈秋亮说我受伤不关他的事儿,不认罪,更别提赔偿了,我听说检察院有司法救助,能帮帮我吗?”孙松宇向承办该案的东营市东营区检察院提出了司法救助申请。
为让办案更加透明、公正,保证办案质量,将司法救助金花在该花的地方,东营区检察院邀请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值班律师对孙松宇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案进行公开听证。孙松宇在家里通过中国检察听证网全程在线参与听证,其母亲作为代理人参加现场听证。“我们认为,申请人孙松宇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支持检察机关对其进行救助。”听证员共同评议后,一致同意检察机关意见。该院当即作出救助决定,并发放了国家司法救助金5000元。
据了解,此次公开听证全程在中国检察听证网同步直播,是山东首次对国家司法救助案件进行检察听证直播,扩大了社会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优化了零距离听证体验感。“听证直播的方式非常好,可以让更多的人学到法律知识,身临其境参与检察办案,更让像孙松宇一样遭遇犯罪侵害的被害人足不出户就能切实感受到司法温度。”参与听证的人民监督员山东胜东律师事务所朱文博律师说。当天东营区检察院对4起国家司法救助案件集中开展了公开听证,发放救助金2万元。
据了解,近期山东省检察机关根据最高检部署,先后开展两批听证直播试点,共开展听证直播11件次,“云听证”逐渐为当地群众所了解。
可感:第三方参与
“谢谢检察机关给俺改过自新的机会,俺今后一定遵纪守法,找份能干的活儿,踏实地过日子,绝不再干违法犯罪的事了。”近日,在沂南县检察院对杨晓盗窃案公开听证会上,翻译人员向听证员转述了杨晓的话。
杨晓是一名聋哑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2019年6月5日,杨晓在沂南县杨家坡镇附近闲逛时,偶然发现停着的车上有个包,轻轻一拉,车门竟然开了,于是杨晓就把包里的2900元现金拿走了。在公安机关,杨晓承认了犯罪事实并将钱全部退还。
“该案犯罪情节轻微,拟作不起诉决定。”案件承办检察官说,“虽然此案案值较小,但杨晓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底线,为了督促杨晓主动改过自新,我们决定公开审查该案。要特别注意尊重当事人尤其是弱势群体的知情权和表达权,增强案件处理结果的说服力。”听证会召开前,承办人向听证代表、侦查人员、辩护律师传递了该院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合法权益的高度关注和重视。会上,办案检察官介绍了审查认定的事实以及拟作不起诉决定的理由和法律依据,通过手语翻译人员向杨晓一一进行了解释说明,杨晓当场表示认罪悔过,并有了开头的表态。
“对杨晓作情节轻微不起诉处理决定,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也起到了教育感化的作用,我们同意检察机关意见”听证员一致表示。
“听证很规范,特别是逐句的翻译,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权利,检察院办案充满了人文关怀。”参加听证的杨晓所在村民委员会代表说,“杨晓,检察官的训诫可都记心里了吧!必须要知法、守法,好好的,才对得起今天帮助你的人。”
据记者了解,今年以来山东省检察机关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基层代表等社会第三方4200余人次参与听证,将办案细节置于公众监督之下,满足了人民群众更高的司法需求。
可触:三个效果
“办理涉企案件要有利于稳定疫情期间企业发展信心,保障就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山东省检察院检察长陈勇表示,“精准领会法律政策和司法政策,是讲政治的生动实践。应发挥检察职能,充分体现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实现‘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
日前,新泰市院依法对六家建筑企业作出不起诉决定进行公开听证、公开宣告,向相关单位公开送达检察建议,并举行检察建议公开回复活动,一系列公开听证工作丰富了听证活动内容,延伸了听证案件效果。
2013年以来,新泰市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六家建筑企业,迫于张齐(化名)黑社会性质组织压力,暗中与张齐涉黑案骨干成员李文波(化名)串通投标。六家企业均为被迫违规出借资质参与陪标,而且没有获得任何利益好处。在协助公安机关侦查取证时,也都主动到案并如实供述构成自首,认罪认罚、具有悔罪表现、犯罪情节轻微,涉案当事人量刑均在有期徒刑一年以下。
“涉案企业全部是当地建筑行业龙头企业,在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城乡建设、吸纳劳动力就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公开听证会上,承办人介绍道,“如果提起公诉,这些企业三年内将无法参加任何招投标工程,会产生‘塌方式’的企业经营倒闭后果,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新泰市检察院决定对六家建筑企业作不起诉决定,并邀请当地十家建筑企业负责人现场观摩不起诉决定公开听证宣告,并向相关单位发送检察建议。
二个月后,该院又举行检察建议公开回复活动,检验检察建议整改落实成效。涉案企业及当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就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漏洞介绍了整改措施及下步打算,人民监督员对企业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认真评议,办案检察官对涉案企业再次进行法治教育,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检察机关讲公正、出实招、办实事,落实‘六稳’‘六保’政策,为企业发展营造了最佳营商环境。今后我会依法经营,让企业‘活下来’‘经营得好’,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办案检察官对被不起诉人、某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回访时,公司负责人动情地说。
山东检察机关将公开听证工作作为履行司法职能、服务保障发展的有力抓手,依据最高检指导性文件全面开展听证工作,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菏泽市“1+6+7”公开听证常态化工作机制,即1个总的公开听证工作规定、6个分条线业务公开听证工作规定、7个保障机制,举行涉企公开听证100余起,真正做到了让公平正义可见可感可触,发挥了保稳定、促发展、树公信的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