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司法部推出10项法律援助便民惠民举措

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13日从司法部获悉,为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司法部部署在全国开展“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活动,从助力复工复产、助推脱贫攻坚、增强群众获得感三大方面提出10项法律援助便民惠民措施。活动将持续至今年年底。

这10项法律援助便民惠民措施包括:扩大法律援助范围;降低涉疫人员审查标准;开展法律援助专项行动;积极参与帮贫扶困;用心用情服务农民工;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持续推进开展“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援藏律师团、西部基层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动;完善便民服务措施;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出台案件质量同行评估标准;加强“智慧法援”建设。

司法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法律援助机构办结法律援助案件127万余件,受援人近200万人次。其中,办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9万余件,农民工受援人达51万余人次。

司法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要把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助力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化解涉疫矛盾纠纷作为当前法律援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创新法律援助服务方式,提高法律援助质量,为困难群众提供覆盖城乡、便捷高效、普惠均等的法律援助服务。

 

 

 

稿件来源:中国长安网

原发布时间:2020-05-14 09:10

网络地址:http://www.chinapeace.gov.cn/chinapeace/c100007/2020-05/14/content_12347...

上一条:最高检印发新规 进一步规范检察官业绩考评工作 下一条:最高检:发布检察机关依法惩治盗抢犯罪典型案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