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实施 多项物业难题有望破解

新华社北京5月1日电(记者郭宇靖、任峰)5月1日起,《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取代2010年10月施行的《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

近年来,随着居民对物业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由物业服务引发的社会管理问题日益凸显。以北京12345市民热线为例,物业服务是市民投诉较多的一项。其中,物业服务水平低、管道老化堵塞、私装地锁、电梯维修不及时等13类问题占到12345市民热线反映物业问题总量的90%以上。

北京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条例涉及物业管理服务的“全链条”,内容共104条,主要分为总则、物业管理区域、前期物业、业主、业主组织和物业管理委员会、物业服务、物业的使用和维护、法律责任和附则8个部分。

以业委会成立难为例,条例规定,对不具备成立业主大会条件、具备成立条件但确实有困难未成立,以及业主大会成立后未能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的情况,可以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作为临时机构,依法组织业主共同决定物业管理事项。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法务部主任刘立华说,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是由街道和社区牵头,可减少业主诸多不便,相关诉求也能及时得到解决。

此外,针对以往多项物业管理难点,条例也做出了突破性的新规定。例如,针对社区居民车位不足的问题,条例首次提出,物业管理区域内规划用于停放车辆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用于出售的,应当优先出售给本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不出售或者尚未售出的,应当提供给本物业管理区域业主使用。

北京市住建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制定配套政策,通过多种举措带动物业服务长效机制建立。

 

 

 

稿件来源:新华网

原发布时间:2020-05-01 19:27:44

网络地址: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20-05/01/c_1125933747.htm

上一条:全国多地物业管理条例相继出台、修订或征求意见 下一条:最高检印发加强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意见 全面推行侵害未成年人案强制报告制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