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重庆:未检辅助办案系统具备四大特色

正义网重庆3月16日电(记者李立峰 通讯员邱净) “系统在阅卷、证据摘录分析方面,压缩了很多碎片化的时间,有利于节省案件审查时间。”3月5日,重庆市南川区检察院检察官汪俊伟参加了重庆市检察机关未检辅助办案系统培训。这标志由该市检察机关研发的未检辅助系统将进入实战应用阶段,成为检察官办案的“新神器”。 

据重庆市检察院检察八部主任陈萍介绍,为加快推进现代科技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中的应用,提升司法办案质效,重庆市检察院检察八部、业务保障部共同研发未检辅助办案系统,并于2019年底通过了专家论证。该系统依托最高检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结合未检刑事检察业务的需求,有效集成了未成年人案件特别程序、涉案年龄计算、智能编目、阅卷辅助、未检专用文书生成、出庭辅助等诸多功能。 

“该系统主要体现为四大应用特色。”陈萍说,首先是辅助阅卷,提升效率。系统嵌入智能编目功能,自动识别电子卷宗每一份证据材料的名称并进行分类,形成证据目录,方便办案人员精准、快速地查找相关证据材料。在阅卷过程中,还可以对非法、瑕疵证据进行标注,自动识别指纹、印章等形式审查要素,一键摘录、自动生成证据内容等。 

“系统的第二大功能是识别文书,规范流程。”陈萍说,系统能够自动识别、匹配适用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专用文书模板,设有未成年人案件特别程序执行情况督促提醒功能。对于未成年人讯问、询问笔录,系统可对笔录签名进行识别,从而辅助办案人员审查法定代理人或合适成年人是否按规定到场参与讯问或询问。 

“系统可以帮助检察官审查年龄,精准办案。”陈萍说,系统能够自动计算犯罪嫌疑人作案时的刑事责任年龄以及年龄区间阶段,自动进行公农历时间转换,单列年龄证据审查分析,对全案证据进行自定义分组,便于办案人员对每项、每组证据予以分析,并综合全案证据进行分析,为精准判断罪与非罪提供参考依据。 

“系统还可做到落实特殊,打通全链。”陈萍介绍,针对未成年人案件办理的特殊程序,系统专设“附条件不起诉”相关内容,自动抓取犯罪事实、审结情况等信息生成相应法律文书。在出庭公诉时,通过出庭一体化功能,可以对前期的证据链组合进行多媒体示证,并灵活运用该功能设置的“法庭教育”专有项进行法庭教育。 

疫情防控期间,该院借助移动检务视频会议系统,组织该市200余名未成年人检察干警悉数参加了视频培训。重庆市检察院业务保障部项目开发人员及系统研发单位负责人就系统研发背景和具体操作运用进行了授课,并与未检干警互动交流。“希望大家带着思考去用,带着特色去创新。”重庆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杨洪梅表示,希望检察官们在运用中不断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共同助推系统不断优化改进,加快推进未成年人帮教维权平台建设,真正发挥未检辅助办案系统提高办案质效的作用,充分体现重庆智慧未检的创新特色。 

据悉,视频培训后,未检辅助办案系统已在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九龙坡、永川、南川等11个试点检察院正式运用。“系统对未检办案大有帮助,我们保证完成先行先试任务,助力打造出最好用办案助手!”谈到承接试点,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七部主任曹忠鲁信心满满。 

“希望未检辅助办案系统逐步形成一个大的数据库,为未成年人案件的调研分析、检察建议、法治教育提供智能支撑。”汪俊伟向该市检察院建议道。 

 

 

 

稿件来源:正义网

原发布时间:2020-03-16 13:58:00

网络地址:http://www.jcrb.com/procuratorate/highlights/202003/t20200316_2130877.html

上一条:重庆检察机关助力企业复工复产驶入“快车道” 下一条:云南省检察机关召开干部人事工作培训视频会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