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上海:近十年99.4%涉罪未成年人没有脱保或重新犯罪

正义网上海11月7日电(记者林中明)11月7日,记者从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的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获悉,上海检察机关通过社会力量尤其是专业的青少年司法机构开展社会调查、心理干预、人格甄别、行为矫正、社会观护、技能培训等工作,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促进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案专业化与帮教社会化的良性互动。2009年以来,上海未成年人犯罪数量逐年下降,受理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人数分别下降了74.1%和72.4%;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比例,从10%下降至1.5%,99.4%涉罪未成年人没有脱保或者重新犯罪,顺利回归社会。 

据介绍,自1986年6月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创立少年起诉组以来,上海检察机关积极依托社会力量,探索创建了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到场等一系列未成年人特殊检察制度。目前全市检察机关建成覆盖各区的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体系,已设立观护总站16个、观护点214个、观护基地48个,累计对5647名涉罪未成年人落实观护帮教,涉罪未成年人非羁押措施适用率上从24.6%上升到51.9%,不诉率从6.4%上升到49.1%。 

近年来,上海检察机关大力推进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与上海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团市委、市财政局等单位共同确立了检察机关委托—社团承接—专业社会服务的未检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刑事诉讼法规定未成年人特别程序施行以来,上海涉案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到场等特殊检察制度适用率均达到100%。在市级层面建立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指导中心、区级层面成立16个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服务中心,将检察机关委托的涉案未成年人司法保护需求转介至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27家成员单位或专业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形成了资源整合专业化、权益保护精准化、运作方式多元化的未检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目前,全市各区服务中心通过转介,协助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落实教育矫治工作6712人次,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保护救助工作1043人次。 

与会专家学者与实务界人士深入探讨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的法治化标准和路径。最高检、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团中央、市高院、市司法局、团市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专家学者,部分省市政法机关、未成年人保护机构的实务界人士参加会议。 

 

 

 

原发布时间:2019-11-07 22:01:00

稿件来源:正义网

网址:http://www.jcrb.com/procuratorate/jcpd/201911/t20191107_2074015.html

上一条: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举行公开听证会全程纪实 下一条:内蒙古与沪苏浙检察机关举行首批交流干部座谈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