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浙江:公益诉讼实施第二年 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率达99.25%

正义网杭州7月18日电(记者范跃红)18日下午,浙江省检察院举行了一场主题为“推进检察公益诉讼 维护公共利益”的公益诉讼两周年检察开放日暨与浙江省政协社法委对口协商活动。浙江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孙景淼及9名省政协委员,浙江省高级法院、省司法厅、省市场监管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浙江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高杰通报了公益诉讼实施第二年的“成绩单”: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328件,比上年同期上升11.38倍;办理行政公益诉前程序案件9046件,已到回复期的行政诉前程序案件中,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率达99.25%。

据介绍,去年6月底以来,浙江省检察机关积极稳妥推进公益诉讼工作,促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推动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取得了积极成效。在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下,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10328件,比去年同期上升11.38倍;启动诉前程序案件9465件,同比上升13.02倍;向法院提起诉讼382件,同比上升13.15倍。案件类型涵盖法律规定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财产保护以及英雄烈士保护五大领域。其中,行政公益诉讼案件9800件,占立案总数的94.89%;民事公益诉讼案件528件,占5.11%。起诉案件中,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6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件346件;法院已审结285件,检察机关的诉讼请求均得到支持。

在推进公益诉讼工作中,浙江省检察机关把以诉前程序实现维护公益目的作为最佳司法状态,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诉前,通过向行政机关发送诉前检察建议、召开诉前圆桌会议等措施,督促其依法履职,实现自我纠错,以用最小的司法资源获得最佳的社会效果。对于行政机关履职有困难的,及时加强沟通协调,协助行政机关排除障碍,共同推动公益保护落实到位。一年来,全省检察机关共办理行政公益诉前程序案件9046件,占全部诉前程序案件的95.57%,已到回复期的行政诉前程序案件中,行政机关回复整改率达99.25%,彰显了诉前程序制度设计的价值和作用。

同时,浙江省检察机关稳妥、慎重、积极探索公益诉讼新领域。围绕人民群众普遍遇到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牢牢抓住公益这个核心,在全面覆盖五大领域公益保护的基础上,探索“等”外领域案件办理,维护更广泛公共利益。宁波市海曙区检察院办理的督促整治骚扰电话乱象行政公益诉讼案,被最高人民检察院评为“检察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杭州市拱墅区检察院针对餐饮场所违规使用燃气,存在严重安全事故隐患问题,督促城市管理部门对该区餐饮场所燃气安全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整治,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绍兴市越城区检察院针对多座古桥文物遭到人为破坏问题,督促文物保护部门依法履职,及时查处破坏文物违法行为,并推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越城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文物保护长效机制。

“公益诉讼工作离不开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重视支持,也离不开各部门的协作配合,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浙江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贾宇在活动的开场白时说。浙江省将公益诉讼工作纳入全省依法行政和美丽浙江建设考核,省政协将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纳入对口协商范围。全省已有77个市、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出台了支持检察公益诉讼工作的意见或决定,杭州、绍兴、台州等地还建立了府院协作机制。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对检察公益诉讼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全省检察机关着力加强与法院、行政机关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共同保护公共利益。

孙景淼表示,对于这次对口协商,省政协党组和主席会议高度重视,年初就列入了省政协2019年度协商计划,省政协社法委将与省检察院继续加强互动,精诚合作,为共同推进检察公益诉讼、为全面深化“法治浙江”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稿件来源:正义网

原发布时间:2019-07-18 15:53:00

网络地址:http://www.jcrb.com/procuratorate/jcpd/201907/t20190718_2025094.html

上一条:湖南省检察院召开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下一条:山东省检察院开展“担当作为”主题教育集中研讨交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