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我国出台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条例 扎紧约束权力的“制度笼子”

 

新华社北京5月16日电(记者王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出台实施,可以起到以制度促规范、以参与促公开、以流程促优化、以监督堵漏洞、以责任强担当的作用,让行政决策权在阳光下运行,能让约束权力的“制度笼子”扎得更加牢固。司法部有关负责人16日在国新办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这样表示。 

据介绍,近年来,很多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制度文件,让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仍有一些地方存在违法决策、专断决策、应及时决策而久拖不决等问题;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无法落地或者匆匆下马。这些问题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有损营商环境,影响改革推进和经济社会发展。 

为此,司法部深入调研,反复研究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形成条例。条例分6章、共44条,对重大行政决策事项范围、重大行政决策的作出和调整程序、重大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等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 

条例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点,逐一明确、细化这五大法定程序的具体要求。 

条例规定,在建立健全决策执行中的问题反馈机制和决策后评估制度基础上,规定依法作出的重大行政决策,未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变更或者停止执行,需要作出重大调整的,应当履行相关法定程序。 

条例还规定,决策机关应当建立重大行政决策过程记录和材料归档制度,对决策机关违反规定造成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当及时作出决策而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倒查责任并实行终身责任追究。

 

 

 

稿件来源:正义网

原发布时间:2019-05-17 08:15:00

网络地址:http://news.jcrb.com/jxsw/201905/t20190517_2002212.html

上一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解释工作规定(全文) 下一条:让行政决策权在阳光下运行——司法部相关负责人详解《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