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安徽:移动办案智能辅助系统为公诉人"减负增能"

【原标题:举证示证就像“放电影”

安徽:移动办案智能辅助系统为公诉人“减负增能”】

正义网讯(记者吴贻伙)作为最高检智慧检务创新研究院首个挂牌的智能语音与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安徽),自2018年5月成立以来取得了哪些研究成果?1月25日,该实验室首次在合肥对系列研究成果进行了发布,其中“移动办案智能辅助系统”的现场演示让与会人员眼前一亮,公诉人只需要携带一台平板电脑就可以完成从审查起诉到出庭支持公诉的全部工作。

据该实验室研究员、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缪成介绍,他们借助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成果,并结合各地检察官丰富的办案经验,设计开发了面向智慧检务的智能阅卷、智能编目、案情摘要、出庭预案、文书生成、移动阅卷以及语音示证等功能模块。运用这一移动办案智能辅助系统,可以有效克服传统纸质卷宗、传统审查起诉阅卷模式和传统举证方式等三个方面的弊端。

以智能阅卷为例,检察官可在出差、提讯、汇报、出庭等外出办案场景下,通过专用平板电脑随时随地审阅电子卷宗、进行案情批注。系统基于语义分析、图文分析及自学习技术,还可以实现证据瑕疵智能校验,以及退查提纲、举证提纲等文书的自动生成,实现卷宗分析“智能化”和办案环节“移动化”。

再比如庭审举证,传统的庭审往往是提交纸质材料供庭审参与人员传阅,公诉人、律师和法官等相关人员不能同步查看。该实验室研发的语音示证功能模块,利用语音识别、自然语音理解以及音视频分析技术,满足公诉人在庭审过程中的指证质证需求。

“预计到今年6月,我们就可以将视频证据投射到大屏幕上了,这样公诉人的举证就会更加直观形象,打个比方,我们出庭公诉就像是在‘放电影’。”缪成说。

据了解,自2018年10月试点应用该系统以来,安徽5家试点检察院运用该系统累计办案近百件。

 

 

稿件来源:正义网

原发布时间:2019-01-29 07:02:00

网络地址:http://news.jcrb.com/jxsw/201901/t20190129_1957496.html

上一条:西藏:铸造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利剑” 下一条: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召开2018年度民主生活会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