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任喜荣
 

任喜荣  教授  博导。女,生于1970年3月,内蒙古满洲里人,法学博士后。学习与工作简历: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法学院法学专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94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律思想史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1毕业于吉林大学法学院刑法学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2004年浙江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出站。1995年3月至法学院工作,1997年10月晋升为讲师,2004年被聘为副教授,同年被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2009年被聘为教授,2010年被遴选为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民主建国会吉林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宪法与行政法教研部主任。研究方向:宪法学,人权法、法律文化、司法制度。校外兼职: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吉林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主任;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监督与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中国宪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交流:
1.2001年11月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年会(苏州);
2.2002年11月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年会(武汉);
3.2003年9月 中欧人权网络框架学术研讨会(爱尔兰);
4.2003年12月 孙志刚案与违宪审查研讨会(上海);
5.2004年7月 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长春);
6.2004年9月 纪念“五四”宪法颁布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北京);
7.2004年11月 中国宪法学的方法与基本范畴学术圆桌会议(杭州);
8.2004年11月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年会(南京);
9.2006年11月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年会(广州);
10.2008年10月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年会(成都);
11.2010年8月 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年会(郑州);
12.2011年10月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年会(西安);
13.2011年11月 全国宪法学教学研讨会2011年会 (北京);
14.2012年8月 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年会(北京)
学术访问:
1.2005年9月2005年12月 香港大学访问学者;
2.2007年8月——2008年8月 英国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访问学者;
3.2011年7月——8月,印度西孟加拉法科大学访问学者

 

研究成果:
代表性著作
(一)学术专著:
1.《伦理刑法及其终结》,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刑官的世界——中国法律人职业化的历史透视》,法律出版社2007年
(二)教材
1.《宪法学》(副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法学通论》(参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3.《宪法学》(附:宪法学自学考试大纲)(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代表性论文:
1.《当代中国宪政建设中的“主义”与“问题”》,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5期;
2.《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平衡“法意”与“民情”——以“非常态”信访形势为例》,载吉林省法学会2011年11月《社会管理与创新法律问题研究》论文集;
3.《分歧与并存:内地与港澳法律文化的共荣》,载《两岸及港澳法制研究论丛》,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
4.《作为“新兴”权利的信访权》,载《法商研究》2011年第4期;
5.《地方人大预算监督权力成长的制度分析——中国宪政制度发展的一个实例》,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
6.《“集体行使监督职权原则”的法律方法解析》,载《当代法学》2009年第5期;
7.《人大“集体行使监督职权原则”辨析——对<监督法>的一个评析》,载《宪法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
8.《预算监督与财政民主:人大预算监督权的成长》,载《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9.《中国宪法学发展30年》,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1期;
10.《以制度研究为重心的宪法学》,载《社会转型与公法学的使命》,武汉出版社2007年9月版;
11.《制度性歧视与平等权利保障机构的功能——以农民权利保障为视角》,载《当代法学》2007年第2期;
12.《地方人大“宪法监督权”辨——关于新的分析框架的设想》,载《中国宪法年刊(2005)》,法律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13.《平等机会委员会与平等权利保护——香港的经验》,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4期;
14.《完善宪法文本 构建和谐社会》,载《当代法学》2005年第6期;
15.《论宪法学研究中的历史分析方法》,载《法学家》2005年第4期;
16.《中国古代刑官的权力解析——法律人职业化的历史透视(三)》,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4期;
17.《“刑官”的知识结构解析——当代中国法律人职业化的历史透视(二)》,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3期;
18.《伦理法的内在矛盾及其解决——基于刑事法律范畴的分析》,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3期;
19.《有限的宪法典与宽容的宪政制度——以“全球化”为概念性工具的分析》,载《中国法学》2004年第2期;
20.《“刑官”的知识结构解析——当代中国法律人职业化的历史透视(一)》,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6期;
21.《论宪法发展研究的文化取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7期;
22.《宪法典的文化意义》,《法学评论》2003年第3期;
23.《批判与重构-地方人大宪法监督权研究之反思》,《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24.《在实践中创造:当代中国宪法典的文化责任》,《吉林人大工作》2002年第10期;
25.《现行宪法颁布实施20年回眸》,载《吉林人大》2002年第10期;
26.《文化多元与宪政实现——宪法发展的文化取向》,《宪法研究》(第一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7.《学术天真》,《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2期;
28.《伦理刑法传统与刑法民族性》,《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1期。
29.《伦理法的是与非》,《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6期。
30.《中国宪政的多元文化背景》,《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2期。
 31.《宪政的实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承担课题:
1.2001-2002年 地方人大宪法监督权研究(项目编号2001020)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
2.2002-2008年 地方人大监督权论(项目编号02CFX00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3.2002-2004年 刑官的世界-当代中国法律人职业化的历史透视(项目编号02SFB2035) 司法部一般项目;
4.2005-2008年 宪政制度与社会发展(项目编号2005JP007) 吉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5.2010年至今 制度性歧视(项目编号10BFX014)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另外,任喜荣教授还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学方法论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部门法学理论研究”、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等科研项目的研究。
获奖情况:
1.《中国宪政的多元文化背景》获得第六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第二届优秀成果奖(2004年6月);
2.《论宪法学研究中的历史分析方法》获得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第三届优秀成果奖(2006年10月);
3.《平等机会委员会与平等权利保护——香港的经验》获得第三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7年9月);
4.《法学通论》(参编)获得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2007年11月);
5.《制度性歧视与平等权利保障机构的功能——以农民权利保障为视角》获得吉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0年12月);
6.《批判与重构——地方人大“宪法监督权”研究之反思》获得吉林省首届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2011年4月)
7.《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平衡“法意”与“民情”》获得“社会管理创新法治论坛——第六届中国法学家论坛”征文二等奖(2011年11月)
开设课程:
本科生:宪法学 外国宪法学公务员法 法律思想史
硕士研究生:宪法学专题研究 港澳基本法 比较宪法学
博士研究生:宪政理论 比较宪法学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