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张晋藩:论中国古代司法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摘 要】:司法活动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产生,西周确立的“明德慎罚”思想和儒家阐发的“仁政”思想对司法理论与实践具有深远影响,是中国古代司法中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司法实践中形成的维护亲情伦理、坚持“五听”、限制刑讯、矜恤老幼妇残、慎待死刑等一系列司法原则与制度在汉朝以后不断发展,司法中体现人文精神的内容日益丰富。由于君主专制国家对个人权利的压制与侵害,加之儒家理论对专制王权
Time:2015-03-03

中国新闻网:全国两会今日启帷 关键之年关键之会引关注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马学玲)今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将在北京开幕,这标志着,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正式启帷。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召开的这次关键会议,将释放哪些重要信号,各界关注。      政协会议3日开幕13日闭幕       在2日下午举行的政协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透露,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定于3日下午三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3月13日下午闭幕
Time:2015-03-03

姜明安: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若干问题
【摘要】:现行《行政诉讼法》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末,其不少内容已不适应目前发展和改革的需要,迫切需要修改和完善。本文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行政审判体制与管辖、法院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与适用、行政案件审理中的调解与协调以及行政裁判的执行与非诉执行五个方面探讨现行行政诉讼法的主要缺陷和问题,以及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仍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修改、完善
Time:2015-03-03

雷磊:法教义学的基本立场
【摘要】:当下中国的法学研究越来越呈现出一种方法论上的自觉,而法教义学是其中一种方法论范式,它在方法论上的主张大体可分为具体方法、方法预设和元方法论三个层面。其中元方法论或基本立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其一,在裁判理论上,主张“认真对待法律规范”,即以法律规范为司法裁判的依据、框架和基础,但并不反对、甚至必然接纳经验知识和价值判断;其二,在法概念论上,主张“法律是一种规范”,作为具有规范性的事物
Time:2015-03-02

陈洪杰:人民如何司法:人民司法的政治哲学反思
【摘要】:“人民司法”最大的政治难题在于如何使之真正成为“人民的司法”。按照“国家与社会分离”的理论命题,“人民如何司法”的问题可以被转换为“如何建构理性司法公共参与机制”的问题。因为,作为一个临时的权力参与者,为了避免在历时性的重复博弈中遭受不可预期的不利,最好的“自利”行为恰恰是在自己有权参与的一次性博弈中做出“利他”行为,即“维护正义”。如果“正义”亦恰恰是人民所期许之司法,那么,一个能够
Time:2015-03-02

正义网:最高检2014年承办的101件建议提案已办结
      正义网电(记者 郑赫南)记者近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监督工作办公室获悉,最高检2014年承办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66件、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案35件,均已于2014年8月全部办理完毕并答复代表委员。在办理过程中,最高检注重与代表委员全面沟通,吸纳相关建议后增强了检察工作实效。       最高检在承办101件建议提案时,采用了多种形式与代表委员进行全面沟通,获得代表
Time:2015-03-02

人民日报:从严治党锻造坚强领导核心——五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8000多万中国共产党党员与13亿中国人民一起……凝聚成13亿的中国力量”,当热播宣传片《中国共产党与你一起在路上》以变幻的场景呈现一个古老而又朝气蓬勃的中国,人们在光影交错的时空激荡中深切感受到,“中华号”巨轮行稳致远,需要从容驾驭的领航者;中国现代化列车驰向远方,需要强劲有力的火车头。       这是一组每每读来让人心生感慨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在21个省区市开展的民意调查显示
Time:2015-03-02

法制网:最高检打造网上网下全方位立体阳光检务公开体系
-- 认为检务信息应公开未公开可提复议 □法制网记者袁定波文/图 □法制网见习记者葛晓阳       2月2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检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检务公开从一般事务性公开向案件信息公开、从司法依据和结果静态公开向办案过程动态公开、从单向宣告公开向双向互动公开转变,保障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不断提升检察机关亲和力、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       全国
Time:2015-03-02

《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4》发布
              2015年3月2日,《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14》新闻发布会在中国政法大学举行。来自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的权威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的50多人出席了会议。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张保生教授介绍了司法文明指数的性质、功能、指标体系,以及2014年在9个省市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情况。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陈光中教授、樊崇义教授、卞建林教授、陈卫东教授、陈瑞华
Time:2015-03-02

龙宗智:念斌被再度确定为犯罪嫌疑人问题法理研判
【摘要】:我国刑事侦查实行“程序性侦查发动配合强制侦查的授权原则”,立案与确定犯罪嫌疑人具有重要程序意义。只有在发现能够证明原判“确有错误”,从而“影响定罪量刑”的新证据时,才能将受无罪宣告者再次确定为嫌疑人。而从现有情况判断,念斌被再度确定为犯罪嫌疑人,缺乏达到法律要求的新证据。因此对其再度立案缺乏法律依据,且损害当事人合法权利,冲击裁判既判力和审判权威。立案机关应当及时纠正,检察机关亦应实施
Time:2015-03-01

最高检:检察机关将重点公开办案过程信息
最高检下发关于全面推进检务公开工作的意见 检察机关将重点公开办案过程信息        正义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 徐盈雁)记者从今天举行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最高检近日下发《关于全面推进检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要求以加强办案过程中的信息公开为重点,进一步拓展检务公开范围,丰富检务公开形式,健全检务公开机制,强化检务公开保障,提升检务公开效果。       最高检
Time:2015-03-01

人民日报: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一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再没有什么使命,比引领一个民族走向复兴更光荣;再没有什么事业,比团结十几亿人民共圆梦想更崇高。       这是一个崭新的起点。2012年11月,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接续奋斗的基础上,继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谋划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续写这无上的光荣。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中思接千载,追寻中国梦。深圳莲花山,邓小平铜像前再
Time:2015-03-01

人民日报:改革让中国道路越走越宽广——三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30多年历程;从现在起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算来大约也是30多年。站在这样的历史节点,改革将如何拓展中国道路,我们又该怎样激发改革动力?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Time:2015-03-01

习近平: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锲而不舍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8日下午在北京亲切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
Time:2015-03-01

马明亮 李晨:从冲突走向共融:法院与媒体舆论关系的法治解读
【摘要】:民主意识的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对公共事务产生兴趣,法治意识的提升使得民众对法律事件尤其是反映时代特性的法律案件产生表达意见的强大冲动,而多元化的媒体则为这些内在的兴趣与冲动提供了平台。近年来的“许霆案”、“李昌奎案”所引发的热议就是例证。在这场具有现代性的民意监督运动中,法院一方面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一方面则积极的寻找应对策略。本文所论证的命题即为:在法治社会,法院与媒体舆论监督之间
Time:2015-03-01

共有 13,64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910 页   当前第 83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