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第五次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
2012年9月22日,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长春举行了第五次工作会议。中心联席主任张文显、张保生、王树义、科研处处长柳经纬、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常林、科研秘书赵馨,吉林大学社科处副处长杨维国、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宴林、主任助理李拥军、中心教师朱振,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研室主任罗吉、环境法研究所基地办公室主任胡斌出席了会议,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
Time:2012-10-16 |
|
《法制日报》:三校共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
本报北京7月11日讯记者蒋安杰 今天,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共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据悉,三校共同培育组建的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将与司法部有关司局,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公证处、仲裁委等签订协同创新协议。该协同创新中心还将与国际诉讼法协会、国际证据科学协会、美国西北大学法学院、英国诺丁汉大学等国外学术机构签约。 |
Time:2012-10-16 |
|
《中国教育报》:三所高校共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
本报北京7月11日讯(记者 万玉凤)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共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揭牌仪式今天在北京举行。该中心将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全面提升协同各方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
Time:2012-10-16 |
|
王树义教授在中华环保联合会“志愿律师环境法律高级培训班”授课 |
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环境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王树义2012年9月21日在中华环保联合会“志愿律师环境法律高级培训班”授课,与参加培训班的志愿律师们共同探讨了环境公益诉讼问题。王教授首先对各位志愿律师热心并积极投身于环境维权事业表示了敬意,随后,他结合环境公益诉讼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主要 |
Time:2012-10-16 |
|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司法文明方向)课程设置一览表 |
编号 开设课程 总课时 学分 学期 授课教师 课程性质 Ⅰ.公共必修课 01. 法律外语 36 2 一 必修课 02. 司法文明理论 36 3 一 必修课 03. 宪法学专题 36 2 一 必修课 04. 民法学专题 72 4 一 必修课 05. 刑法学专题 72 4 一 必修课 06. 中国司法文明史 36 2 二 必修课 0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6 2 |
Time:2012-10-16 |
|
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培养法律硕士(司法文明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
为实施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法律人才,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我校2013年面向全国招收法律硕士(司法文明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三所院校著名教授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协同单位资深法官、检察官授课,培养具有 |
Time:2012-10-16 |
|
关于交流培养本科生协议书 |
吉林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关于交流培养本科生协议书 |
Time:2012-10-16 |
|
中国政法大学在职攻读法律硕士(证据科学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
一、培养目标 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与全日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均属于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途径。在职攻读法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政法部门在职人员,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建设需要的应用型高级法律人才。 具体要求: (一)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和法律职业伦理规范。 (二 |
Time:2012-10-16 |
|
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关于交换培养本科生协议书 |
中国政法大学 武汉大学关于交换培养本科生协议书 |
Time:2012-10-16 |
|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次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 |
2012年8月8日上午,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三校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长春举行了第二次工作会议。中心联席主任张文显、张保生、王树义、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院院长卞建林、吉林大学法学院院长姚建宗、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宴林、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常林、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柳经纬、吉林大学科研处处长孙长智、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宋朝阳、中心联合秘书处秘书等人 |
Time:2012-10-16 |
|
共有 13,51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901 页 当前第 90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