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建设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王树义教授应邀在首届“崇明法治讲坛”作专题讲座

2016年7月12日下午,由上海市法学会、上海市崇明县委宣传部、县委政法委和县法学会联合举办的2016年第四期“双百”活动暨首届“崇明法治讲坛”在上海举行。此次活动特邀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联席主任王树义教授作专题讲座,讲座主题是“生态岛建设与环保法治保障”。

上海市学会常务副会长林国平和崇明县委书记马乐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卫杰等党政领导出席了该活动。本次活动是崇明县法学会成立后举办的首次“崇明法治讲坛”,崇明县委将此次讲座列为县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县四套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在主会场参加学习,还在十七个乡镇设立分会场,组织乡镇党政领导和干部收看视频直播,全县参加本次学习教育活动的总人数达到2000余人。

崇明岛是我国的第三大岛屿,根据上海市规划,要将崇明岛建设成为符合绿色发展理念和国家生态发展战略的生态岛。加强生态岛建设的环境法治保障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前加快推进生态岛建设的必然要求。

王树义教授在报告中强调,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的位置,首次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美丽中国”是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美丽中国”是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展望,对共产党执政目的的新概括。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新时期的战略抉择,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当下,党政领导要学习运用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法律手段推动和保障崇明生态岛建设。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观念+法律+科学”,即,转变观念,法律的保障以及科学的手段,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转变观念,转变对经济增长方式、政府职能、政绩观、社会需求和人类发展的观念,加强环境法治为崇明生态岛建设提供基本保障。面对环境问题,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呢?王树义教授认为,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这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否则,不仅主要负责人的仕途会受到影响,还要被终身追责。

上一条:秦前红、杜群教授、蔡学恩律师受聘担任湖北省委法律顾问 下一条:王树义教授等参加“首届中国环境资源法治高端论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