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央广网:全国频现楼盘集资骗局 住建部门排查非法集资

      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声称“买一套黄金地段的商品房,可返还高达80%的购房款”,最终楼盘却成了烂尾楼。楼盘集资骗局频频出现,多省市住建部门启动“房地产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行动。

      据住建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房地产领域涉嫌非法集资存在两类手法:一是房企与中介串通,以投资房地产项目开发建设名义,发售所谓的“理财产品”,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二是取得预售许可证前,以内部认购、发放VIP卡获得返利等形式,向社会公众吸收资金。例如,湖北黄石一家地产公司开发的养老型酒店公寓就曾发售所谓“理财产品”,涉案金额达3亿多元;河北邯郸一家房企去年也涉嫌非法集资,导致3000多名受害群众的34亿元款项血本无归,受害人任女士介绍,它当初说是借的,如果不是借的,绝对不往这里放。

      除了养老公寓,一些受害者反映,住宅、商铺、车位都曾被不法企业用于发售“理财产品”。安徽亳州兴邦公司在海南、河北等地炮制多个非法集资项目,采取“返本销售、约定回购”的形式高息招揽理财资金,累计非法集资35亿元,4万多名群众受害。最高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不具有房产销售的真实内容或者不以房产销售为主要目的,以返本销售、售后包租、约定回购、销售房产份额等方式非法吸收资金的,应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不过,市场上非法集资通常通过民间借贷投资等形式出现,所以很难甄别。河北省邯郸市房管局房产市场交易监管处负责人许俊阁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非法集资一开始都是亲戚朋友这样开始集资的,所以房地产领域的非法集资比较隐蔽,不容易发现。

      此外,很多中小城市过度依赖土地财政,政府监管存在许多缺失。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重润表示,存在一定的法律空白,存在监管空白,比如说谁来监管他们?监管什么内容?监管主体是谁?这些还没有很明确。

      湖北、安徽、河北等地已经开始排查房地产非法集资风险。

 

稿件来源:央广网

原发布时间:2015-12-06 08:16:00

网络地址:http://news.jcrb.com/jxsw/201512/t20151206_1571271.html

上一条:新华网:中国审判由“疑罪从有”向“疑罪从无”理念转变 下一条:中国新闻网:网店QQ刷单群再出骗局 专家建议用刑法规治虚假交易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