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浅议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必要性
    【中文关键字】网络证据
    【全文】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越来越多的运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民事案件也更多的涉及到了网络证据的认定问题,特别是在网络侵权案件中,网络证据的采用与否甚至直接关系到案件的胜败。但由于我国过去缺乏对此的相关法律规定,网络证据的效力问题就成了当事人争论的焦点所在。鉴于此,2012年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第63条将“电子证据”正式确定为法定的证据类型,网络证据作为电子证据的重要形式也有了法律根据。但网络证据相较于传统证据有其独有的特征,其收集和保全也更加困难,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公证的方式来试图保证网络证据证明效力的实现,笔者下文会对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相关问题来进行探讨。
      一、网络证据的特点
      网络证据,作为电子证据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指互联网络上的实时数据证据,它以比特的形式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是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数据。相较于其它的传统证据,网络证据具有以下不同特点:
      1、无形性
      网络证据作为储存在计算机上的信息,与普通的书证、物证不同,必须要转换成二进制的计算机语言才能在计算机上被识别和处理,因此网络证据实际上只是一堆按编码规则处理成的二进制信息,看不见摸不着,具有无形性。从另一个侧面来说,也具有高科技性。
      2、复合性
      网络证据相较于传统证据的单一性,表现形式多样,不仅包括了文字、图表还包括了视频、音频等等,是图像、声音、文字的混合体,因此网络证据要更加的直观、清晰、生动和完整,在外在表现形式上就具有复合性。
      3、客观真实性
      虽然网络证据的表现形式丰富,但实质上都是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所以其一经形成即可以初始状态保存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反复查阅。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人为篡改或者网络错误等影响因素,可以较长久的客观的保持其初始状态,所以说网络证据具有较强客观真实性。
      4、脆弱性
      又由于网络证据是保存在网络上,是以比特的数据形式存在,具有非连续性的特点,因此在保存、传输、使用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破坏,如网络骇客的恶意篡改,操作失误导致的破坏,传输过程中数据的丢失等。且网络证据因其无形性,因此其修改往往无迹可寻,很难被察觉,这就导致了在证据采纳时,双方当事人往往会各执一词,其真实性无法得到确定,最终影响其证明效力。
      二、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意义
      证据保全的公证行为是指公证机构根据特定主体的申请,依法对与申请人权益有关的以及有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证据、行为过程加以提取、收存、固定、描述、监督的活动。而正是由于网络证据具有以上特点,特别是其脆弱性就为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出现提供了必要性。具体来说公证在网络证据保全的过程中具有以下积极意义:
      首先,证据保全公证可以保障网络数据具有证据能力。网络上的信息都是不断更新的,因此对网络证据的收集保全都必须要及时进行。在实践中,当事人提供的网络证据往往会因其不稳定性而遭到对方当事人的质疑,从而否认该证据具有证据能力,这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保护极其不利。因此当事人往往会请求法院对证据进行保全来保证其可采性,然而法院的保全必须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具有滞后性,过度依赖法院也不能保证证据的实时保全,此时则可以选择公证的方式进行。经公证后,公证机关会保留一份经过加密的电子数据复本,此复本效力与原件相同。一旦原始电子数据内容发生变更或载体灭失,此备份电子数据就可发挥原始证据的作用。因此,对网络证据进行公证保全,可以保证其能作为证据使用,更加有利于案件真实的查明。
      其次,经过公证保全的网络数据的效力要高于当事人自行搜集的证据效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9条的规定:“经过法定程序公证证明的法律事实和文书,人民法院应当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但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可见,公证保全的证据一般属于免证证据,只有在有相反证据的时候才予以推翻。这明显要比一般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的证明效力要高,也更加有利于诉讼的进行。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第77条更是直接规定了经过公证的书证的证明力要高于其他书证和证据。
      因此,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具体要怎样来保证该制度的有效实施则是以后笔者试图探讨的问题。


    【作者简介】

    姓名:刘开文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人民法院


上一条:以跳楼方式索要超额劳动赔偿,是否构成敲诈勒索罪? 评一起上海警方的涉疫敲诈勒索案 下一条:抵押担保纠纷实务问题解答⑧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