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能碳一体化数智化平台合规方案
    【学科类别】网络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数字治理研究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能碳一体化;数智化平台;合规方案
    【全文】  
     


      本期综述能碳一体化数智化平台合规方案有关问题,供参考。
      一、能碳一体化管理数智化平台
      能碳一体化数智化管理平台是一种集成了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管理功能的智能化平台,旨在帮助企业(或园区及其他生态)实现能源和碳排放的高效、精准和智能化管理。能碳一体化管理数智化底座的法律合规是确保该底座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障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
      (一)概述
      能碳一体化管理数智化平台是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对企业(或园区及其他生记)能源使用和碳排放进行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优化管理的综合平台。通过该平台,企业可以实时掌握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特点
      数据采集与集成能力。平台需要支持多种传感器和智能设备接入,需要现与企业现有系统的集成和对接。通过高效的数据采集技术,实时获取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跨平台协作与信息共享。需要支持跨平台协作和信息共享,并与其他系统无缝对接,以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信息共享和协作,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所采集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提供丰富的可视化报告和决策支持。通过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帮助企业发现能源使用和碳排放中的问题和优化空间,为企业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精细化管理能力。平台需要支持对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精细化管理。需要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定制能耗优化方案。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助力企业实现绿色、低碳、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安全性与可靠性。需要采用先进安全技术和防护措施,确保数据安全;通过加强合规管理,确保平台建设和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三)典型案例
      能碳一体化数智化管理平台在推动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监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上已经有不少成功案例。
      1、河北雄安新区能碳一体化智慧平台
      为响应国家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号召,河北雄安新区推出了能碳一体化智慧平台。
      平台功能。该平台主要利用雄安新区智能能源管理平台和用户侧碳排放监测服务系统,通过能源流与碳流的数据汇聚和对应映射,实现城市级的电、气、热、水、油的数据运行监测分析。平台可实时精准反映用户碳排放情况,夯实新区节能降碳数据基础,服务支撑绿色发展城市典范建设。
      实施效果。以该平台为基础,雄安新区开展了“建筑+能源”“交通+能源”等示范项目建设,如容东“三化”(近零碳的清洁化、有智慧的电气化、可感知的数字化)楼宇零碳示范和商务服务中心园区级示范。这些项目有效推动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为雄安新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绿碳神州云
      绿碳神州云是由广州市威士丹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具有1+1+N+N的核心优势,即一系列数字化碳管理平台标准、一个数字化能碳管理平台、平台拥有N个能力、为多行业应用服务。
      主要功能。为企业带来整合数据孤岛、实现能源管理、节能减排、提高运营管理效率、节约能耗成本等实际效用。平台支持多种数据接口方式,提供平台级数据资产服务。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能源生产、输送、消费等全过程的数字化监控和管理。
      实施效果。绿碳神州云已为多个园区、工业、政府等单位企业提供数字化能碳转型解决方案。实现园区内部碳排放与吸收的自我平衡,推动产业低碳化发展、能源绿色化转型、设施集聚化共享、资源循环化利用。与广东东曹化工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为企业园区提供个性化的能源和碳排放管理解决方案,得到客户的高度好评
      3、方融科技能碳一体化数智化平台
      方融科技的能碳一体化数智化管理平台是其核心业务之一,该平台集成了方融科技在能源数字化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丰富经验,为用户提供一体化能碳数智管理建设和运营解决方案及服务。
      在3060双碳国家战略引导下,方融科技凭借其在能源互联网服务领域的深耕细作,推出了能碳一体化数智化管理平台,以满足社会层面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和企业单位的节能降本高质量发展需求。
      平台架构。方融科技的能碳一体化数智化管理平台采用了先进的架构设计,包括物联采集传输层、IaaS层、PAAS层和SAAS层。这一完整的能源云平台架构体系确保了平台的高效运行和稳定性。
      平台功能。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能源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精准的能源使用和碳排放数据。平台提供能源监控和管理功能,用户可以实时监测能源使用情况,包括电量、水量、气量等,并进行能耗分析和节能优化;平台支持碳排放的实时监测和核算,帮助用户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并制定减排策略;平台具备智能预警和告警功能,当能源使用或碳排放出现异常时,平台会自动发送预警信息,提醒用户及时处理。
      应用场景。方融科技的能碳一体化数智化管理平台适用于城市、园区、企业、建筑、能源集团等多种场景。平台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如为一家热力公司设计并实施了整套综合能源管理平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成功帮助热力公司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碳排放的降低。又如,在一座地级市中构建了完整的双碳管理平台,通过全数字化管理实现了碳排放的可控性和可观测性,为政府后续的市场化或行政手段提供了重要依据。
      4、川开电气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川开电气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采用SAAS微服务架构,可简单实现云推送升级更新。
      系统功能。系统集成了智能配电、光伏发电、储能系统、水蓄冷空调、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用水、用气等能源子系统,构建了以电为核心,全面监控及调度各类能源的智能化系统。通过智能化的能源预测调度,实现清洁能源的就地化消纳和园区用能的削峰填谷。
      实施效果。系统大幅提高了设备运行稳定性,降低了运维成本,实现了节能减排和助力碳中和的目标。
      通过精准的数据监测和分析,这些平台不仅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还推动了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深入拓展,能碳一体化数智化管理平台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二、平台合规解决方案
      能碳一体化数智化平台的法律合规对于保障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遵守碳排放监管要求、防范法律风险与合规风险以及提升平台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平台运营者需要高度重视法律合规问题,加强法律合规管理,确保平台运营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一)系统合规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能碳一体化管理数智化平台建设和运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循国家关于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等方面的政策和标准,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
      行业规范与标准。参照能源、环保、信息技术等行业的规范和标准,确保底座的设计和实施符合行业最佳实践。积极参与行业自律组织,了解并遵守行业内的合规要求和指导原则。
      系统架构设计。采用分层分布式的架构设计,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引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安全防护措施。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措施。定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风险评估,及时修复安全漏洞。制定应急响应计划,明确应急响应流程和责任分工。建立灾难恢复机制,确保在系统故障或灾难发生时能够迅速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二)数据合规
      数据采集与传输。明确数据采集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确保采集的数据不侵犯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采用安全的数据传输方式,如加密传输、专线传输等,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
      数据存储与处理。建立完善的数据存储和管理制度,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对数据进行分类管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访问控制;遵循数据最小化原则,只存储和处理与能碳管理直接相关的数据。
      数据使用与共享。明确数据使用的目的和范围,确保数据的使用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在数据共享时,签订数据共享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合规使用。
      (三)算法合规
      能碳一体化数智化管理平台涉及大量用户数据和能源使用信息,算法合规能够确保这些信息不被滥用,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同时,算法决策在能源分配、碳排放监控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合规的算法能够避免歧视性决策,确保能源使用的公平性和碳排放的合理性。
      1、合规原则
      公平性。算法不应基于个人特征或特定群体进行歧视性决策,应确保能源使用和碳排放监控的公平性。
      透明度。算法的决策过程应可解释,用户能够理解和追溯算法决策的依据,提高算法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法律责任。算法开发者和使用者应承担起责任,对算法的设计、实施和后果负责,确保算法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2、合规要点
      监管与合规性评估。对算法进行伦理审查和安全评估,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对能碳一体化数智化管理平台的算法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制定算法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根据法律规定进行备案。与相关监管机构保持沟通与合作,及时了解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的变化。对发现的合规性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和纠正,确保平台的合规性。
      算法设计与优化合规。在设计算法时,应基于业务能碳管理一体化场景充分考虑算法的公平性、透明度和隐私保护原则。对算法进行定期审计和测试,确保其符合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的要求。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用户需求,不断优化算法性能,提高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监控的准确性和效率。
      (四)个人信息保护
      隐私政策。制定并公开隐私政策,明确收集、使用、存储和保护个人信息的规则。确保隐私政策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定期进行更新和审查。
      个人信息保护。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和保密。对个人信息进行去标识化处理,降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建立个人信息泄露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应对个人信息泄露事件。
      (五)合规培训与持续改进
      合规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合规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和能力。邀请法律专家进行合规讲座和咨询,解答员工在合规方面的疑问。
      持续改进。建立合规监测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合规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及时改进合规措施和流程,提高合规水平。


    【作者简介】  
    张烽,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上海市突出贡献专家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智库专家和科技评价专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安全治理委员会委员,国版链数据要素合规专家。


稿件来源:北大法律信息网法学在线

原发布时间:2024/11/15 11:27:32


上一条:证券犯罪行刑如何衔接?你必须知道的这几件事...... 下一条:小案与小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