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办刑案出事的律师,不仅有不常办刑案的不太懂的,更多的是经常办刑案的太懂的。
80后女律师苹苹(化名)对刑案不可谓不懂,她自称圈内名校法学硕士出身,经济师,毕业后曾在上海某检察院公诉部门工作3年余,后辞职做律师。
她2009年取得律师执业证,主要做刑事辩护业务,是上海某律所负责人。
2021年,她在某刑案自作自受的一番操作,让人瞠目结舌。
2021年1月8日,某某公司的实控人李某因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被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四年。
2021年1月15日,李某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苹苹受托担任其二审辩护人,律师代理费20万元。
李某及其妻子王某希望苹苹二审能帮李某争取到缓刑,事成必有重谢。
缓刑的天花板是三年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五年,李某二审要想缓刑,必须把一审判的有期徒刑四年至少减轻到有期徒刑三年。
要想减刑,得有“抓手”,苹苹想到了“立功”这个抓手:《刑法》规定,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苹苹问了李某、王某,两人都表示没有立功线索、素材。
苹苹遂表示可以制造一个立功,王某说自己不知道咋制造一个立功,苹苹称,你来出钱,我来搞定。
苹苹准备制造一个非法持有毒品案,交给李某用来立功。
这种事情,找谁配合呢?
肥水不流外人田,造假还得自家人,苹苹想到了自己的表弟小齐(化名)。
苹苹找到小齐,问他想挣钱不?想挣大钱不?小齐很诚实地表示,想,不过我没姐你这么有本事,挣不来大钱。
苹苹说,现在有个机会,你只要按照剧本配合演出一下,了不起戴戴专属金银镯子,强制修养休息一小段时间,就能“带薪休假”,到手30个W。这也就是自家弟弟,姐才找你的。
小齐一听,眼睛都亮了,让苹苹给详细说说,苹苹就说了非法持有毒品给李某做立功,拿钱浅浅坐个牢的“好事儿”。
小齐有点儿害怕犹豫,苹苹说,没事儿,姐自有分寸,搞法律,搞刑法,姐是专业的,你相信姐。
论懂法律搞刑案,那自己肯定是不如表姐苹苹的,小齐眼一闭,心一横,干了,富贵险中求。
剧本到位,导演到位,投资人到位,演员到位,开工。
为了让在押的李某能辨认出小齐,王某提出PS小齐的照片到委托书上,由苹苹带进看守所给李某看,苹苹称此计甚妙,依言行之。
后,王某通过其弟弟先后给了苹苹6万元现金作为购买毒品的费用。
2021年2月18日下午3时许,苹苹让王某用小齐的身份证在自如APP上租一间房,但小齐的信用通不过,王某又让自己弟弟帮忙租房,租金由王某支付,后王某将房间号及进门密码通过微信语音电话告知了苹苹,苹苹转告了小齐。
小齐遂住进了该房屋,后,小齐去苹苹的律所从他人处拿到了一小包毒品。
苹苹与小齐多次通过“钉钉”APP聊天沟通此事,2022年2月20日苹苹还教授小齐如何应对检察机关的提问等。
2022年2月25日,苹苹在会见李某后,根据自己制作的包含有李某检举他人非法持有毒品内容的会见笔录,以苹苹向公安机关代为报案的方式,共同伪造李某检举小齐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犯罪的证据。
同日,苹苹报案后,相关公安机关立即以小齐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案;同日,民警在该房屋内抓获小齐,并在小齐身上查获毒品1包(甲基苯丙胺,即冰毒),经带至派出所称量为3.79克。
因为3克毒品量太少,小齐不一定会被追究刑事责任,2月25日下午2时许,苹苹通过微信语音电话告知王某,小齐被抓获时仅查获了3克,这点分量不够立案,不过苹苹讲其已经搞定了。
苹苹所谓的搞定就是又买了一包毒品,让人放到了该房屋床垫下,她担心分量不够,还掺了一些冰糖进去,真是让人感动的姐弟情啊。
2月25日下午晚一些时候,民警再次带小齐至该房屋,从床垫下又搜出毒品1包,后带回派出所称量,为12.15克;小齐到案后,供认上述毒品系其持有。
2021年2月26日,苹苹紧锣密鼓地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递交了所谓李某举报他人刑事案件的检举立功证据。
2021年4月1日,小齐因涉嫌非法持有毒品罪被移送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苹苹、李某、王某满心期待能坐实李某的立功,从而让李某获得缓刑。
然而,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认为李某所谓立功的线索、材料来源合法性存疑(2月18日小齐租房时,李某已经被羁押,其何以得知房屋的详细地址;小齐与李某的辩护人苹苹有亲戚关系;小齐之前无吸毒史,体内也未检出毒品,缺乏作案动机等),最终未被法院采信。
2021年7月14日二审裁定驳回李某上诉,维持原判。
至此,苹苹策划导演的制造立功一事算是彻底破产了,劳而无果。
不过这事儿到这里还不算完,苹苹、李某、王某合谋串通伪造立功一事,也涉刑了。
面对询问,李某承认通过苹苹进行检举,但否认其知晓苹苹帮其伪造立功证据的事实,李某说,我都被关起来了,外面的事情,我哪儿知道啊?
面对询问,李某的妻子王某表示,都是苹苹律师提议的,推动的,自己一个普通老百姓,哪懂这些啊?
面对询问,小齐表示,这都是我表姐苹苹让我干的,没想到啊,没想到啊……
2022年11月14日,苹苹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到案后,面对询问,精通法律的,检察院工作过的,天天办刑案的苹苹拒不交代犯罪事实,坚称自己是被冤枉的,被构陷的。
一直到了审查起诉阶段,面对昔日同行的检察官,苹苹才如实供述了主要罪行,承认了自己制造立功的事情,并自愿认罪认罚,苹苹表示想要一个缓刑。
苹苹前面为李某争取缓刑,失败了。
这次她为自己争取缓刑,能成功吗?
苹苹称自己因本案共收取王某52万元,其中20万元系通过所在律师事务所收取的二审代理费,30万元系给小齐的好处费,2万元系购买毒品的费用。
暂停一下,这里数字对不上,王某称自己给了苹苹6万元做毒资,苹苹说自己只收到了王某给的2万元毒资,另外4万元哪里去了呢?
往前翻,可知“王某通过其弟弟先后给了苹苹6万元现金作为购买毒品的费用”,虽无实证,但这4万元十有八九是王某的弟弟给私吞了。
看来不管何时何地啥事情,中间商都是无孔不入的,都是要吃差价的。
回到本案,这案子于2023年10月7日公诉到上海静安区人民法院,苹苹请了两名律师为自己辩护,算上她自己,这案子她有三名律师了。
庭审中,苹苹及其辩护人对指控的事实及罪名无异议;其辩护人提出,苹苹的犯罪行为不应认定“情节严重”,且苹苹系初犯、偶犯,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自愿认罪认罚,建议对其从轻处罚并适用缓刑。
法院会怎么判决呢?
静安法院认为,被告人苹苹作为刑事诉讼中的辩护人,为帮助当事人减轻处罚,与他人结伙,伪造当事人检举立功的证据,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辩护人伪造证据罪。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苹苹犯辩护人伪造证据罪罪名成立。本案系共同犯罪,在共同犯罪中被告人苹苹起主要作用,系主犯。被告人苹苹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可以从轻处罚。被告人苹苹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从宽处理。
关于辩护人提出被告人苹苹的犯罪行为不应认定“情节严重”的辩护意见,经查,为帮助当事人实现减轻刑罚的目的,被告人苹苹不仅利用律师身份,违反监管规定,向当事人非法提供虚假的检举立功线索,被检举的小齐非法持有毒品犯罪本身更是由被告人一手组织和策划。被告人苹苹唆使并安排他人向小齐提供毒品,并由小齐持有,造成小齐等本不相关人员被刑事追究。虽然伪造的检举立功证据因据以立功的线索、材料来源合法性存疑而最终未被法院采信,未造成错判的严重后果,但其犯罪手段显属恶劣,且严重妨害了刑事诉讼的正常进行,故此应当认定属于“情节严重”,辩护人的上述相关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
辩护人根据被告人苹苹系初某、偶犯,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自愿认罪认罚等情节,提出对其从轻处罚的辩护意见,本院予以采纳。
但综合被告人苹苹犯罪情节、在共同犯罪中所起作用及社会危害等,不宜对其适用缓刑,辩护人提出的缓刑辩护意见,本院不予采纳。
被告人苹苹作为辩护律师,理应依据事实和法律为当事人提供辩护,但其却不顾执业伦理,更触及法治底线,策划、组织他人虚构捏造证据,破坏司法公正与公信,社会影响恶劣,应依法予以惩处。
2023年12月29日,静安法院一审判决:一、被告人苹苹犯辩护人伪造证据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22年11月14日起至2025年11月13日止。)二、追缴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苹苹这次为自己争取缓刑,也没有成功。
明律没有检索到本案的二审记录,可能是没有二审吧。
另,明律检索官方系统,苹苹目前还是“正常执业”状态,不过考核信息截止到2022年度,之后的2023年度、2024年度,其没有考核信息了。还有,2024年2月,苹苹从自己律所退伙了。
还还有,官方系统里苹苹登记的文化程度为大学本科。
文化程度什么的都是小事儿。
若刑案不能翻案,苹苹的律师证肯定是保不住了,后继司法局的吊销律师执业证书处罚,律协的取消律师会员资格的处罚,都会相继而至的。
过一阵子,相应处罚就应该会官宣、公布的。
善泳者常亡于溺,整天办刑案的苹苹,自己把自己给刑了。
王某当初到底一共给了苹苹多少钱呢?
真实金额不得而知,但很可能就是苹苹自述的52万元,其中30万元给了表弟小齐,2万元买了毒品,20万元本来算是正常的律师费,现在会不会算“违法所得”被予以追缴,难说。
至于李某、王某说的重谢,没指望了,制造立功的事情没办成,还给人家加了一些码,人家肯定是不愿意再付钱了。
原指望剑走偏锋博一个泼天富贵,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自己还掉到河里去了。
唉,苹苹的所作所为,确如法院判决所称的“不顾执业伦理,更触及法治底线,破坏司法公正与公信,社会影响恶劣”。
可见,有法律知识和敬畏法律,确实是两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