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焦宝乾

焦宝乾,1976年出生,河南郑州人,法学博士、博士后,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法律方法论。任山东省法学会理事、法律方法研究会秘书长、山东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法律方法论研究中心”副主任。

 

 

学术成果

《法律论证导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独著

《法律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合著

《法律方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合著

《法律论证原理》(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合译

参编教材3部。

另外在《法学研究》、《比较法研究》、《法商研究》、《法制与社会发展》

《北大法律评论》、《山东大学学报》、《判解研究》、《求是学刊》等刊物上

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司法部项目、山东省社科项目若干。

1、研究方向为法律方法论。近年来在《法学研究》、《比较法研究》、《法商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或摘要转载。出版个人专著《法律论证导论》、《法律论证:思维与方法》2部,合作专著4部,合作译著1部,参与编写教材3部。论文或专著获省地级社科优秀成果奖多次。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司法部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课题、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人文社科重大研究专项等若干。

2、焦宝乾教授作为《法律方法》刊物的具体负责人之一和主要编辑,对《法律方法》的编排、策划、出版做出了重要贡献。根据最近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网(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知网”《法律方法》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在2009年度,我院《法律方法》CSSCI集刊机构用户已达4409个。这些机构除中国大陆地区、港澳台地区外,还分布在北美、澳洲、西欧、韩国、日本、中东、东南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个人读者分布在10个国家和地区。《法律方法》自2002年创刊以来,迄今已经出版11卷,2007年入选CSSCI集刊。近年来加入中国知网后,在海内外法学界影响越来越大。 3、作为“山东大学法律方法论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之一,焦宝乾教授连续多年组织定期举行玛珈山法律方法论坛。该论坛经常邀请国内著名学者进行法律方法的学术商谈,论坛至今已举办126期。该论坛已成为国内比较有影响的固定学术沙龙活动,对法律方法论的学术研究与研究生教学都具有很重要的实际意义。今年,焦宝乾教授参与举办了全国第一届法律修辞学研讨会,更是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学术影响力。

4、焦宝乾教授参与撰写的国内法律方法研究报告,已经成为国内唯一的对法律方法论研究的年度学术报告,每年定期在《山东大学学报》上发表,成为国内外学者了解和研究法律方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术渠道,具有国内学者公认的重要学术影响力和重大的学术意义,其在中国知网上具有很高的被引用率。

5、焦宝乾教授作为法学界一位冉冉升起的学术新星,在法律论证、法律修辞学方面的基础性和开拓性研究,奠定了他在法律方法论领域的日益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焦宝乾教授在法律论证领域的研究受到国内多为著名学者,如张文显教授、徐显明教授、舒国滢教授、於兴中教授的认可和推崇,更是年轻一代学者学习和努力的榜样。焦宝乾教授近年成功入选中国法学“新秀100”,在副教授、教授评选中屡次“破格”,是其多年持续不断的学术努力和超群的学术能力的回报和见证。

6、焦宝乾教授作为法学院法理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至今先后共指导了5届27名研究生,焦老师在指导论文过程中一丝不苟,态度严谨,令广大师生称道。所指导研究生在读期间均未发生过违反学术道德和学校纪律的不良行为。在已毕业的3届研究生中,吕玉赞等多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获得优秀,尹艳丹等多名研究生担任课题分负责人,吕玉赞、陈云龙、祝婷等多名研究生获得山东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目前已毕业的研究生都在本职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工作业绩。

7、焦宝乾教授探索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大胆将玛珈山法律方法论坛的形式引入课堂:每个学生选取一个问题搜集资料写成论文,在课堂上发言,其他同学做评议人,最后老师总结点评。课堂生动而有趣地开展,同学们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同学们在批评与被批评中成长,在资料搜集、问题意识、文章布局、观点提炼等学术能力方面都有很大提高。

下一条:蒋惠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