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是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制度先进、贡献重大”的要求,依据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资政育人“三位一体”的方针,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司法研究的重镇、中国司法学科建设的平台、卓越司法人才培养的基地、司法文明和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智库。
林莉红
 

     林莉红教授,女,1964年5月生,江苏射阳人。1981年至1988年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2000年6月获法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今在武汉大学法学院任教,历任讲师(1991年)、副教授(1993年)、教授(2001年)、博士生导师(2002年)。中国行政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案例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诉讼法学会副会长、湖北省行政法学会副会长、武汉市行政法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行政诉讼法、行政救济法基本理论。

 

 

研究成果:

主要著作
1、《行政法治的理想与现实——<行政诉讼法>实施状况实证研究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5月版。(主编)
2、《程序正义的理想与现实——刑事诉讼相关程序实证研究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主编)
3、《亚洲六国公益诉讼考察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版。(主编)
4、《行政诉讼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版。(合著)
5、《行政诉讼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2001年11月第2版;2009年8月第3版。(独著)
6、《社会救助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合著)
7、《中国行政救济理论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版。(独著)
主要论文
1、《中国行政审判法官的知与行——行政诉讼法实施情况调查报告·法官卷》,载《行政法学研究》2013年第2期。
2、《信访对行政审判的影响分析》,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3、《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历史、现状与展望》,载《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3年第2期全文转载。
4、《作为客观诉讼的行政公益诉讼》,载《行政法学研究》2011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2年第6期全文转载。
5、《论行政诉讼中的协调》,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 、司法制度》2011年第1期 全文转载。
6、《国家赔偿法的修改与反思》,载《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7、《刑讯逼供现状分析——以监狱服刑人员为调查对象》,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8、《审前羁押期间被羁押人权利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8期。
9、《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监狱服刑人员卷)》,载《法学评论》2009年第3期。
10、《限制被告取证还是明确证据能力——论行政诉讼法限制被告取证规定的修改》,载《政治与法律》 2008年第5期。
11、《法社会学视野下的中国公益诉讼》,载《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1期。
12、《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下篇·警察卷)》,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5期。
13、《刑讯逼供社会认知状况调查报告(上篇·民众卷)》,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4期。
14、《民间组织合法性问题的法律学解析》,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1期。
15、《公益诉讼的含义和范围》,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
16、《论表见代理在行政法领域之导入与适用》,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7、《民间法律援助与政府法律援助之关系研究》,载《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6期。
18、《论法律援助》,载《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19、《现代申诉专员制度与失当行政行为救济》,载《行政法论丛》第5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0、《行政权与司法权关系定位之我见──以行政诉讼为视角》,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
21、《论行政救济的原则》,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4期。
22、《香港行政救济制度》,载《中外法学》1997年第5期。
23、《行政救济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1期。
24、《我国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趋势》,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3期。
25、《香港申诉专员制度介评》,载《比较法研究》1998年第2期。

 

上一条:刘学在 下一条:罗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