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vidence Law and Forensic Science Announcement
Monday, 10 September 2012 17:50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vidence Law and Forensic Science “The Contribution of Evidence Science to the Rule of Law and the Progression of Civilization
Time:2012-10-17

环境司法的理论与实践创新团队简介
      首席科学家王树义教授。本创新团队是在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和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和服务中心的科研平台上,将环境司法的基本理论、环境司法实践、外国环境司法、环境公益诉讼、环境纠纷解决程序、环境科学证据等团队重新整合而建立的,具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学科交叉特色和综合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优势,经过近五年的长期合作形成了一支专业结构互补、团结合作
Time:2012-10-17

中国特色司法运作过程的实证研究与改革创新团队简介
      首席科学家江国华教授。本创新团队以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为学术平台,联合湖北省高院研究室、湖北省检察院研究室和湖南省检察院研究室组成的创新研究团队。创新团队带头人江国华教授主持了全国社会科学2009年度重大招标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围绕司法权这个轴心,从理论、实证与对策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展开研究,理论研究意在为对策研究提供
Time:2012-10-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基本制度研究创新团队简介
      首席科学家陈光中教授。陈光中教授是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诉讼法学院名誉院长。团队成员包括:顾永忠、高家伟、谭秋桂、吴宏耀、汪海燕、鲁杨、卫跃宁、郑旭、罗海敏。该团队致力于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研究,前期成果是《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专著已出版)。主要方向在于:中国政治制度与司法制度、法治与司法制度、社会公平正义与司法制度、中国法院制度、中国检察制度、中国侦查制度、中国律师制度
Time:2012-10-17

第四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预备通知
一、会议背景       证据科学(Evidence Science),是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研究证据采集、鉴定技术以及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之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体系。证据科学在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和实现司法公正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具有日益广阔的学术发展前景与公共服务空间。 为促进证据科学的国际学术交流,证据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已于2007年
Time:2012-10-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研究创新团队简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研究创新团队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司法改革、司法建设、司法工作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清晰地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的思想渊源和形成过程,科学地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体系所包括的核心理论和各项基本理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理论的逻辑化、体系化、科学化,填补本领域的研究空白,为我国司法工作和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为坚持
Time:2012-10-17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第三次工作会议在武汉召开
              2012年8月24日,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三校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武汉大学举行了第三次工作会议。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郁廷、中心联席主任张保生、王树义、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肖永平、武汉大学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沈壮海、副院长宋朝阳、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卞建林、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常林、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柳经纬、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张中
Time:2012-10-16

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第四次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2年9月7日,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在北京举行了第四次工作会议。中心联席主任张文显、张保生、王树义、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研究院院长卞建林、证据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常林、科研处处长柳经纬、吉林大学社科处处长孙长智、副处长杨维国、理论法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杜宴林、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教研室主任罗吉、环境法研究所基地办公室主任胡斌以及中心联合秘书处秘书等人出席了会议
Time:2012-10-16

《光明日报》:三所高校共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打造哲学社科协同创新示范区
本报北京7月15日电(记者曾毅、李玉兰)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日前在京签署协议,共建我国法学领域第一家协同创新体——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该中心依托三高校的国家重点法学学科,并由中央和地方司法机关积极参与、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和学者联动研究,致力于打造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示范区,将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法学其他领域的协同创新,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能力的提升。 司法文明创新
Time:2012-10-16

《中国教育报》:三所高校共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本报北京7月11日讯(记者 万玉凤)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共建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签约揭牌仪式今天在北京举行。该中心将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以机制体制改革为核心,全面提升协同各方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
Time:2012-10-16

中国政法大学承办的教育部部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9月6日,教育部部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在北京远望楼宾馆召开。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等教育部领导,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16所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等6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张东刚主持。     本次会议是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2011计划”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探讨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如何建设的一次
Time:2012-10-16

关于在本科教学中落实“2011计划”的意见
关于在本科教学中落实“2011计划”的意见
Time:2012-10-16

2013年中国政法大学培养法律硕士(司法文明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实施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法律人才,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我校2013年面向全国招收法律硕士(司法文明方向)专业学位研究生。该专业学位研究生由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三所院校著名教授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协同单位资深法官、检察官授课,培养具有
Time:2012-10-16

关于交流培养本科生协议书
吉林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关于交流培养本科生协议书
Time:2012-10-16

关于在研究生培养中落实“2011计划”的意见
关于在研究生培养中落实“2011计划”的意见
Time:2012-10-16

共有 13,663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911 页   当前第 9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