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晓东: 论超大型互联网平台的法律规制 |
| 【学科类别】人工智能 【出处】《法律科学》2025年第1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超大型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可能带来市场准入壁垒、自我优待、影响用户权利、决策机制不规范等问题,对平台的常态化监管提出了挑战。超大型互联网平台在具有企业性质的同时,具有市场制造者和准公权力特征。但简单地效仿欧盟《数字市场法》《数字服务法》,将超大型互联网平台作为市场基础设施和对其准公权力属性予以规制的方案 |
| Time:2025-01-20 |
| |
| 股权担保,选择股权质押,不选择股权让与担保! |
|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北大法律信息网首发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股权担保;质押;让与担保 【全文】 股权作为主债务的担保时,主要有两种方式,股权质押和股权让予担保。齐精智律师提示股权质押的股权担保方式要比股权让予担保,更有利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在股权担保时,股权让与担保需要缴纳个税,工商变更登记时需要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但是股权质押均不需要。 本文不追浅陋 |
| Time:2025-01-19 |
| |
| 内地法院对香港保险纠纷管辖权探微 |
| 【学科类别】保险法 【出处】北大法律信息网首发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内地法院对香港的保险并非没有管辖权,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除非保险合同约定有仲裁条款,或者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另行签订了仲裁协议,我国人民法院完全可以受理内地居民对香港保险公司的起诉,并进行实体审理和判决。 【中文关键字】香港保险;纠纷;管辖权 【全文】 引言 内地居民到香港购买保险 |
| Time:2025-01-18 |
| |
| 入库案例:与公司有关纠纷裁判观点汇总(十) |
|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小甘读判例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公司相关纠纷;裁判观点 【全文】 46.股东知情权与股东是否虚假出资、出资不足或者抽逃出资无关,即使股东存在上述出资瑕疵情形,在丧失公司股东身份之前,其仍可按照公司法或章程的规定,行使股东权知情权。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若股东对公司未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公司根据公司章程 |
| Time:2025-01-17 |
| |
| 孙建伟: 论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理论 |
| 【学科类别】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出处】《新文科教育研究》2022年第4期 【写作时间】2022年 【中文摘要】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于中华大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采取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客观分析了法治中国建设背后的历史文化逻辑,从正反两个方面深刻回答了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 |
| Time:2025-01-17 |
| |
| 入库案例:与公司有关纠纷裁判观点汇总(九) |
|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小甘读判例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公司相关纠纷;裁判观点 【全文】 41.在公司不能提供相反证据的情况下,以工商登记及股东名册为依据认定提起公司解散的股东资格并无不当。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工商登记及股东名册均记载甘肃某集团公司在兰州某车辆公司出资比例29%,超出了《公司法》规定的10%的持股比例。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关于 |
| Time:2025-01-16 |
| |
| 郑 曦: 数字司法实践的刑事程序规制 以《刑事诉讼法》再修改为背景 |
| 【学科类别】刑事诉讼法 【出处】《法学家》2025年第1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数字时代,为适应刑事案件办理的新需要,公检法机关积极推进数字司法实践,提升了案件办理质效,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需要在修改《刑事诉讼法》时予以规制。《刑事诉讼法》规制数字司法实践,宜采用“原则性要求+关键性规范”模式。按照此种模式,首先应提出强调权利保障、坚持控辩平等、合理定位办案人员和工具关系这三项 |
| Time:2025-01-16 |
| |
| 入库案例:与公司有关纠纷裁判观点汇总(八) |
|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小甘读判例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公司相关纠纷;裁判观点 【全文】 36.公司登记机关因非股东本人签名所作出的撤销该股东登记的行政许可决定仅对变更登记具有撤销的效力,不具有否定当事人股东资格的效力,应由司法机关就当事人是否具有股东资格进行实质审查与判断,以保护善意债权人的交易安全,维护法律关系及经济秩序的稳定。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 |
| Time:2025-01-15 |
| |
| 丁晓东: 从网络、个人信息到人工智能:数字时代的侵权法转型 |
| 【学科类别】人工智能 【出处】《法学家》2025年第1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数字时代,网络侵权、个人信息侵权以及人工智能侵权等新型侵权形式涌现,对传统侵权法的损害认定、过错判断、因果关系分析、救济措施应对提出挑战。传统侵权法植根于传统观念社会,以不具外溢性的小范围故意侵害行为为典型场景。数字时代的新型侵权则表现出大规模微型侵权、大规模汇聚型侵权、大规模治理型侵权、风险侵权等特征 |
| Time:2025-01-15 |
| |
| 入库案例:与公司有关纠纷裁判观点汇总(七) |
|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小甘读判例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公司相关纠纷;裁判观点 【全文】 31.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明知公司负有未清偿债务,仍以虚假清算材料注销公司,应认定为未经清算即办理注销登记。申请执行人申请变更、追加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为被执行人,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公司清算是公司面临解散的情况下,负有清算义务的主体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 |
| Time:2025-01-14 |
| |
| 张吉豫: 智能时代算法专利适格性的理论证成 |
| 【学科类别】专利法 【出处】《当代法学》2021年第3期 【写作时间】2021年 【中文摘要】人类社会正在快速进入智能时代,将有越来越多的关键技术创新发生在算法层面。算法的专利权保护对激励智能科技领域创新、实现核心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具有重大意义。在法律实践中,专利局和法院面对算法的专利保护诉求不断提炼出若干回应型判断方法,逐渐释放出对算法相关发明专利权保护的制度空间。然而算法专利适格性在理论上迄今 |
| Time:2025-01-14 |
| |
| 入库案例:与公司有关纠纷裁判观点汇总(六) |
|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小甘读判例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公司相关纠纷;裁判观点 【全文】 26.大股东滥用股东权利、侵害小股东利益,由此虽导致大、小股东之间存在矛盾冲突,但大股东压迫小股东并非我国法律规定的公司强制解散情形。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一条第一款规定:“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 |
| Time:2025-01-13 |
| |
| 张吉豫 汪赛飞: 大模型数据训练中的著作权合理使用研究 |
| 【学科类别】人工智能 【出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创建于文学艺术领域的著作权法在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积极回应技术的发展需求,建构与社会技术发展相适应的合理使用规则。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过程中对作品的使用是一种技术过程中的附随性复制,具有极强的转换性目的。训练出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正常用途并非生成侵权内容,而是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 |
| Time:2025-01-13 |
| |
| 入库案例:与公司有关纠纷裁判观点汇总(五) |
|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小甘读判例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公司相关纠纷;裁判观点 【全文】 21.股东在明知公司财产无法清偿债务情形下延长出资期限的,一般认定为存在逃避债务的恶意,债权人有权按照先前的出资期限主张股东在尚未出资的额度范围内承担补充责任。 法院生效判决认为,根据法律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这是公司资本充实 |
| Time:2025-01-12 |
| |
| 张吉豫:构建多元共治的算法治理体系 |
| 【学科类别】科技法学 【出处】《法律科学》2022年第1期 【写作时间】2022年 【中文摘要】当前,世界主要大国都在探索数字治理体系,推进数字治理现代化。在数字治理体系中,算法治理是具有核心地位和决定意义的子体系。共建共治共享是我国算法治理的指导思想。基于构建算法治理体系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算法治理中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已初见格局的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公民维权、企业自治的多元共治体系;应建构 |
| Time:2025-01-12 |
| |
| 共有 13,66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912 页 当前第 37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