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如何应对机器犯罪? |
| 【学科类别】刑法学 【出处】微信公众号:狮山Internet&IP LAW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刑法;机器犯罪 【全文】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机器给予了人诸多助益,比如协助人进行创造,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提高社会的生产效率等等,但也容易导致更多的机器犯罪。那么机器能否成为犯罪主体,刑法应如何看待并规制机器犯罪? 现代刑法一般将具有认识能力与意志能力的“自然人 |
| Time:2025-03-20 |
| |
| 劳东燕: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保护法益 |
|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 【出处】《法学论坛》2025年第2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为合理限定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处罚范围,明确其保护法益有其必要。当前主流刑法理论围绕该罪展开的解读,因受制于共犯论的框架而往往在法益论上采取从属性的路径,认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法益依附于其所帮助的网络犯罪。从属性路径的法益观并不可取,与之相对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秩序说也存在明显的不足。在解读 |
| Time:2025-03-20 |
| |
| 入库案例: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裁判观点汇总(五) |
| 【学科类别】民商法学 【出处】微信公众号:小甘读判例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全文】 21.在建设工程承包领域,“替代开票”系企业为减少因违法分包、转包所造成的抵税损失,而与包工头约定的变通条款,既与建筑行业税收制度相违背,也违反了发票管理办法的强制性规定,当属无效。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江苏某工程公司基于合同约定,要求王某某提供由建筑材料销售商开具 |
| Time:2025-03-19 |
| |
| 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关于2025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的公示 |
| 各位博士研究生考生: 国家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2025年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制”招生考核工作已经结束,根据教育部及《吉林大学202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全日制)》的相关规定,经过我中心组织专家组审查和考核,现将我中心2025年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含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硕博连读)予以公示(见附件),公示期为2025年3月19日至3月23日。如有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我中心反映。拟录取 |
| Time:2025-03-19 |
| |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司法研究报告 |
| 【学科类别】司法制度 【出处】北大法律信息网首发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司法研究报告 【全文】 吉林大学家事司法研究中心团队的陈泽梓、李豪荣、李瀚正、刘泽杭、乔家全、王潮从司法组织、司法人事、司法制度、司法程序、司法原理、司法研究方法这六部分对2024年第四季度的中国司法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报告。 本期中国司法研究专题季报将梳理2024年第四季度 |
| Time:2025-03-19 |
| |
| 新《公司法》公司人格独立与权益保护原则实务指引 |
|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法学45度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公司法;公司人格独立;权益保护原则 【全文】 新《公司法》第三条规定:“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公司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该条规定了公司人格独立和公司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原则。该条第一款对应2018年《公司法》第三条第一款,第二款 |
| Time:2025-03-18 |
| |
| 孙海波: 同案必须同判吗? 同案同判新论 |
| 【学科类别】诉讼法学 【出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25年第2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平等对待的形式正义原则要求同案应当同判,但由于法律实践的复杂性,同案同判并非在任何场合都是值得追求的。因此,必须认识到同案同判的限度。在某些特定情形下,正义恰恰要求法官背离以往案件的判决。同案同判具有性质、方法和时空的限度,三者具有内在关联。道德义务论极大展现了同案同判的限度;相反,法律义务论 |
| Time:2025-03-18 |
| |
| 聚焦3·15丨“两高”发布预付式消费、伪劣商品犯罪典型案例 |
| 【学科类别】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产品质量法 【出处】北大法律信息网首发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3·15;典型案例 【全文】 在第43个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2批12例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典型案例。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发布1批6例涉预付式消费典型案例,内容包含健身房、美容院和培训机构预付卡纠纷等。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1批6例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制售 |
| Time:2025-03-17 |
| |
| 郑 曦: 数字时代刑事诉讼中人的主体地位 |
| 【学科类别】刑事诉讼法 【出处】《法制与社会发展》2025年第2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在刑事诉讼中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判断何者为刑事诉讼主体,需遵循特定标准。在数字时代,新型工具的运用对人在刑事诉讼中的主体地位构成了威胁,尤其是刑事诉讼中运用的智能化工具已经初步形成“类主体”的地位,冲击了办案人员和当事人的刑事诉讼主体地位,导致人的尊严受到贬损。在此种情形下,基于 |
| Time:2025-03-17 |
| |
| 实际控制人识别标准的差异化实践与制度表达 |
|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政法论坛》2024年第1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影响下的特殊公司治理,使实际控制人规则设置成为我国公司法、证券法等领域都无法回避的关键议题。然而,实践中如何认定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仍常有争议。监管层面重在风险防范,主要以识别最终控制人为主要抓手;司法层面重在责任承担,只要确认承担责任的主体,就无需穿透至最终控制人。公司法应在坚持公司 |
| Time:2025-03-16 |
| |
| 董青梅 李 悦: 协同联动:反家暴治理效能提升的逻辑与进路 |
| 【学科类别】婚姻、家庭法 【出处】《西都学刊》2024年1月上半月刊(总第202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预防和消除家庭暴力是防止衍生棘手社会问题,维护人格权益、社会文明、社会安定的必然要求。由于涉及的协同主体较多和部分受害者的落后思想观念,尽管已经进行了许多创新,但仍存在案件发现难、治理主体单一、协同效率不高、处置效率低等问题。借鉴国外以及国内反家暴联动干预机制的做法,考察 |
| Time:2025-03-16 |
| |
| 穿透式监管 2025年国资央企内控体系深化建设主基调 |
|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一法管理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国企;央企;内控体系 【全文】 导语:穿透式监管是当前国资监管领域的一个热词,被称为国企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虽然这个词主要是基于国资监管语境,但已经开始被用于国资央企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内控等相关工作当中。 国资委近日印发的《关于做好2025年中央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与监督工作有关事项 |
| Time:2025-03-15 |
| |
| 陈海嵩 吕芝慧: 法典化视角下生态环境行政权力内部监督机制研究 |
| 【学科类别】环境法学 【出处】《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根据功能性分权理论,权力内部监督是实现权力效能的重要方面。生态环境行政权力内部监督机制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家公权力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机制当前主要由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提供规范依据,缺乏统一、明确的法律规定。在法治层面的不足体现在制度设计有待完善、机制体系有待构建、规范依据 |
| Time:2025-03-15 |
| |
| 股权利益分离视角下夫妻股权共有与继承问题省思 |
|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法学》2021年第1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在涉及夫妻一方以共同财产对有限责任公司出资、另一方不是该公司股东之情形下,公司法与婚姻法等相关民商事法律规范应当如何理解和适用存在较大争议。一旦在共有之基础上还涉及继承等问题时,情况就更为复杂。从总体上看,司法实践在法律适用方面存在婚姻家庭继承法优于公司法之倾向,其要害在于股权利益结构被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
| Time:2025-03-14 |
| |
| 陈柏峰: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法治要义 |
|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 【出处】《现代法学》2025年第1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原则之一。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相伴而生,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性。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经验。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破解改革难题、巩固改革成果,切实做到改革和法治 |
| Time:2025-03-14 |
| |
| 共有 13,66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912 页 当前第 2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