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赵精武: 科技伦理嵌入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的路径展开 以自动驾驶应用场景为例
【学科类别】人工智能 【出处】《法治社会》2024年第5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人工智能技术风险具有风险重叠交叉的特征,单一的治理工具无法有效控制技术风险,因而科技伦理治理的引导规范作用开始受到关注,并被引入人工智能治理体系。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停留于科技伦理层面探讨相应的治理机制建构路径,未能充分阐明科技伦理治理机制如何与法律、技术和市场等其他治理机制相互结合,发挥协同治理的效果
Time:2024-10-21

论坛预告 | 第五届“未来法治与数字法学”国际论坛
第五届“未来法治与数字法学” 国际论坛  
Time:2024-10-21

管道堵塞致房屋被污水浸蚀,物业公司应否担责
【学科类别】合同法 【出处】本网首发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物业服务合同;污水管堵塞;侵权 【全文】       原告李某某、吕某某夫妻购买西山小区某栋1单元301室楼房一套,并于被告城发物业公司签订前期物业服务合同。房屋装饰后原告一直未入住,2023年 12月25日,被告的工作人员巡查过程中发现原告房屋有漏水现象,电话通知原告。经检查发现漏水系因卫生间排污管道堵塞返水所致。经
Time:2024-10-20

夏伟: 涉民营企业产权犯罪的解释方向与规范限度 以《刑法修正案(十二)》为分析重点
【学科类别】刑法学 【出处】《法学评论》2024年第5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刑法调整民营企业产权的基本立场,不是最大化保护,而是最小化干预。合理解释《刑法修正案(十二)》中的涉民营企业产权犯罪,应当立足于私有财产与国有财产的本质差异,以及“禁止以刑事手段干预民事纠纷”的刑事司法政策,确立“公私有别”的差序平等理念。在解释立场上,应当坚持用尽前置法、穷尽法理情,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
Time:2024-10-20

驱逐出境对其他刑罚的影响——驱逐出境的裁判规则之(二)
【学科类别】刑法学 【出处】微信公众号:刑事胜谈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驱逐出境;刑罚;裁判规则 【全文】       【按语】《刑法》第35条规定:“对于犯罪的外国人,可以独立适用或者附加适用驱逐出境。”这就为对犯罪的外国人判处驱逐出境提供了依据。根据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基层法院可以审理外国人犯罪的案件,将外国人犯罪案件的管辖权下沉。与中国人犯罪相比,外国人
Time:2024-10-19

邵六益: 找回中国劳动法理论:劳动法“去公法化”的知识反思
【学科类别】劳动法 【出处】《开放时代》2024年第5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劳动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劳动者是社会主义的主人翁,劳动法是中国政法体制区别于西方的重要特色。改革开放后法学界从法律全球化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劳动法作为特殊私法”的学术命题,并体现于法治实践中。按私法逻辑理解的劳动法,无法解释劳资双方的实质不平等带来的问题,工人群体在抗争中频繁提出经济利益之外的诉求
Time:2024-10-19

汽车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后,因汽车缺陷遭受损害,受害人赔偿请求权丧失?
【学科类别】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与产品质量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车法圈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汽车交付;汽车缺陷;消费者;赔偿请求权 【全文】       根据我国现行《产品质量法》第45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
Time:2024-10-18

吴沈括 华孟瑶: 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虚假信息防治策略研究
【学科类别】人工智能 【出处】《法治新闻传播》2024年第6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生成式人工智能;虚假信息 【全文】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制造并传播个人和商业上虚假信息的案例也日益增加,引发了一系列法律治理问题的关注。与传统虚假信息防治相比,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的虚假信息具有智能化、个性化以及虚假真实性等特点,对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具有重大威胁。这种
Time:2024-10-18

民商法论文选题推荐(第十二期)
【学科类别】民商法学 【出处】微信公众号:商法李建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本次更新的选题推荐包括四个选题,涵盖从公司法修订选题、公司法实证研究选题到公司法基础理论研究选题等,希冀给正在为论文选题发愁的同学们一丝启迪。 【中文关键字】民商法; 【全文】     一、公司法修订选题 公司股权结构的创新 我国公司股权结构普遍集中,绝大多数公司存在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以下简称“双控
Time:2024-10-17

陈洪兵: 法典化时代的刑事立法理念、模式选择与发展方向
【学科类别】刑事诉讼法 【出处】《学术论坛》2024年第4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固守传统观点,反对增设新罪和轻罪的消极刑法观的刑事立法理念不具有科学合理性。折中刑法观的刑事立法理念不过是消极刑法观的另一种表述,也不完全可取。根据已经变化的社会现实,适时增设新罪和轻罪的积极刑法观的刑事立法理念较具合理性。我国现行刑法本来就是实质意义上的刑法典,不存在所谓法典化、再法典化、解法典化
Time:2024-10-17

数字贸易发展、模式与合规
【学科类别】网络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数字治理研究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数字贸易;数字贸易模式;数字贸易合规 【全文】       本期综述有关数字贸易发展、模式与合规,供参考。   一、数字贸易定义   不同的国际组织对数字贸易的定义有所差异。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数字贸易定义为以数字或实物交付的数字化商品和服务贸易。世界贸易组织(WTO)则更多使用
Time:2024-10-16

吴洪淇: 以审判为中心改革视域下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路径
【学科类别】刑事诉讼法 【出处】《比较法研究》2024年第5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进展相比,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存在滞后性,亟待通过刑事诉讼法再修改来加以回应。我国自2014年以来所推进的“以审判为中心”改革主要还是以防范错误为宗旨的技术主义改革路径。这种技术主义改革主要以刑事证据制度改革和庭审实质化改革为核心内容,并以其他相关配套制度改革予以
Time:2024-10-16

新公司法时代下:股份公司和有限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的主要问题
【学科类别】商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商法李建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新公司法;公司治理 【全文】       一、股份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   LIJIANWEI STUDIO   1. 立法规定的适应性仍需提升。   从发起设立、定向募集设立到公开募集设立(上市),不同类型的股份公司之间在公众性、规模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从而其制度需求也会有很大不同。   但公司法往往忽视这些
Time:2024-10-15

胡敏洁: 论行政给付基准
【学科类别】行政法学 【出处】《法学家》2024年第5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作为一种勾连法律规范和行政行为的标准,行政给付基准对行政相对人和行政机关均会产生影响。对于行政相对人而言,行政给付基准以影响待遇资格为核心,会对其权利义务产生诸多影响。对行政机关而言,行政给付基准是给付活动得以展开的基础,会因行政自我拘束产生实质影响效果。对行政给付基准的法律拘束应强调裁量权与生存权
Time:2024-10-15

之前最高院立场:不是刚兑,约定有效——信托法案例速递
【学科类别】信托、信贷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InlawweTrust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信托法;案例 【全文】         简评:如今,信托公司因故不能按预期收益和本金支付信托利益之时,信托公司未经过司法程序通过提前或者事后的安排以固有资金承担“兜底”之后果,都可能会被宣告为刚兑而无效。代表性的案例(本文中称为“刚兑无效判决”请参见本博之前的博文:链接:《监管跑的很快
Time:2024-10-14

共有 13,67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912 页   当前第 4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