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开立、使用与冻结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建议
【学科类别】物权 【出处】北大法律信息网首发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冻结;法律风险 【全文】       笔者指导某支行处理C法院冻结一个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时,发现支行员工对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的开立、使用及冻结存在认识误区,既易引发人民银行的监管风险,也易引发与法院等有关权机关对立甚至招来罚款等处罚的法律风险。本文结合该案例,就此问题浅作分析。   一、案情
Time:2024-10-28

蔡英辉: 从出版把关人到学术经纪人:论科技期刊编辑的职能延展
【学科类别】知识产权法 【出处】《出版科学》2024年第32卷第3期 【写作时间】2023年 【中文摘要】编辑职能从把关人拓展到学术经纪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拓展方向是搭建学术传播平台、追踪学术前沿和参与价值共创。科技期刊编辑逐步从幕后走向台前,在做好把关人基础上逐步担当学术经纪人角色,力求整合学术资源,多模态立体化满足服务社会需要。编辑欲要成为合格学术经纪人,需营造知识服务场景、引领学术方向
Time:2024-10-28

不审查法院提交有关文书之间内容是否一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建议
【学科类别】民事诉讼法 【出处】北大法律信息网首发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不审查;文书;内容;法律风险 【全文】       笔者对一则银行协助法院冻结存款引发争议案例进行分析,发现银行不审查法院提交有关文书之间内容是否一致,存在一定法律风险,需要加以防范。本文结合该案例,就此问题浅作分析……   一、案情概述   昆明善心汇文化传播有发公司在云南省昆明市的工行昆明国际银座支行
Time:2024-10-27

章杰: 论执行中本金与一般债务利息的清偿顺序
【学科类别】民事诉讼法 【出处】北大法律信息网首发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关于被执行人部分清偿时,本金与一般债务利息的清偿顺序问题,现行法律和司法解释未作明确规定。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大致形成“先本后息”“先息后本”“折中说”“本息并还”等几种方案。上述方案的分歧源于对民事实体法与民事强制执行法、审判程序与执行程序关系的不同认识。民事实体法是民事强制执行法的基准。民事审判与民事执行
Time:2024-10-27

彭中礼: 最高人民法院答复性文件研究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 【出处】《法律科学》2024年第6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答复性文件是最高人民法院引导和治理司法实践的重要司法解释性质文件。答复性文件是一类文件形式的统称,主要包括(复)函、答复、解答以及答记者问等形式。答复性文件具有被动性、权威性以及终端性等特征。从功能上看,答复性文件定位于回答请示事项、回应程序性商洽以及丰富法源规范(理由);从成因上看,最高人民法院通过
Time:2024-10-26

郑 曦: 刑事诉讼领域个人信息权的限制与规范
【学科类别】刑事诉讼法 【出处】《法治研究》2024年第5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个人信息保护兹事体大,重视对个人信息权的保护已成共识,即便在刑事诉讼领域亦不例外。但刑事诉讼中个人信息权的行使可能与犯罪控制的利益和公众知情权、信息开放利益、科学和艺术研究利益等发生冲突,因此有必要遵循目的限制、必要性、区分对待等原则对刑事诉讼领域的个人信息权予以适当限制。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
Time:2024-10-26

连环转股的前手股东承担出资责任的辨析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股权与金融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当现任的第一层级股东应当却没有按时足额缴纳出资时,法律才要求未届出资期转股的前手股东即第二层级股东承担补充责任。但第二层级股东的出资期限不必也不可能加速到期。所以前手转让股东承担补充责任的层级应限制在第二层级股东,不得随意上溯延展至第三层级甚至更高层级股东,但以恶意逃债为目的的连环转股和已届期转股的各转股股东不受第二层
Time:2024-10-25

宋华琳: 人工智能立法中的规制结构设计
【学科类别】人工智能 【出处】《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人工智能统一立法应引入包容审慎监管理念,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政策、规范的出台设置“缓和期”,可通过引入监管沙盒制度,在沙盒试点中提供规制环境。应引入风险分级分类规制理念,对人工智能应用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监管。立法应建构人工智能合作治理体系,让地方人民政府编制人工智能规划,以智能服务券等措施
Time:2024-10-25

新《公司法》中公司章程记载事项全面梳理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法学45度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公司法;公司章程 【全文】       在学理上,公司章程的记载事项可以区分为必要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必要记载事项又进一步分为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和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在我国公司法语境下,公司章程记载事项也存在绝对必要记载事项、相对必要记载事项和任意记载事项三类划分。   绝对必要记载事项,即公司法
Time:2024-10-24

吴沈括 谭颖慧: 联合国《未来契约》洞察
【学科类别】国际法学 【出处】《中国信息安全》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未来契约》;《全球数字契约》;《子孙后代问题宣言》;可持续发展 【全文】       随着全球性问题和威胁的日益加剧,有效的全球合作对人类的生存愈发重要。然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程已然过半,世界离“不让任何人掉队”的目标却遥遥无期。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巨大差距,国际社会需要开展更广范围的国际合作以解决
Time:2024-10-24

网络诈骗案的金额进行合理认定的审判规则——邓某利用网络婚恋平台诈骗案
【学科类别】刑法学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网络犯罪;诈骗罪;经验法则;存疑有利于被告人 【全文】       裁判要点:   1.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他人数额较大财物的行为。其构成要件为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诈骗行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意图,且诈骗行为给被害人造成财产损失。诈骗罪与其他侵犯财产罪的重要区分要件为被害人是否基于认识错误自愿
Time:2024-10-23

邵六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凝聚功能研究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0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新中国在马列主义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民族关系一体与多元的有机结合,完成了对各民族的政治吸纳。改革开放后经济逻辑主导了国家治理方式转型,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贯彻了这一基本思路,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新时代以铸牢中
Time:2024-10-23

凭什么不羁押不收案?
【学科类别】诉讼制度 【出处】微信公众号:刘哲说法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诉讼;实务 【全文】       收押反制羁押的核心方法就是不羁押不收案。   我们知道被告人是否在案是案件能否受理的条件之一,事实上这个受理条件在检法受理案件上是一致的,检察机关受理侦查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时候,也要审查嫌疑人能否在案。   这一点也不可厚非,但我们不能滥用这项权利。   事实上,随着慎押
Time:2024-10-22

孙国祥: 寻衅滋事罪司法限缩研究
【学科类别】刑法分则 【出处】《法律适用》2024年第9期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寻衅滋事罪的“口袋化”倾向,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寻衅滋事罪犯罪圈不断扩大的成因复杂,司法适用不当是其中的重要原因。尽管现阶段废除寻衅滋事罪的主张既不现实,也不可取。但无论是保障公民权利的现代刑事司法理念坚守,还是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寻衅滋事罪的司法适用都应秉持审慎和克制。对没有扰乱
Time:2024-10-22

政法研究和法律人类学如何对话?
【学科类别】理论法学 【出处】微信公众号:法律人类学世界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关键字】政法研究;法律人类学 【全文】       大家好,今天的会议已经接近尾声,经过一天的讨论,无论是对政法研究,还是对法律人类学研究,都应该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张冠梓老师在热情洋溢的致辞中,将咱们的会议放到了法律人类学接力棒式努力的学术史中。刘海涛老师认为我们的会议,对于国家推动的学科调整
Time:2024-10-21

共有 13,670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912 页   当前第 4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