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吉豫: 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法:范式重构与未来图景 |
| 【学科类别】知识产权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中国法律评论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智能科技的发展为知识产权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法演进》聚焦智能时代的知识产权法的重要理论问题,结合前沿司法实践,重点针对智能科技相关的权利保护、权利限制和侵权界定等方面的问题展开研究,同时探讨了智能算法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作用和制度因应。 具体议题涵盖人工智能和算法相关发明的专利 |
| Time:2025-06-04 |
| |
| 指控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何改判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 |
| 【学科类别】刑法学 【出处】微信公众号:税与罚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免刑;轻罪治理;优化营商环境 【全文】 一、基本案情 2014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A公司利用增值税免税政策,在无票面记载真实购销业务情况下,向他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79份,合计金额31491970.03元,税额3972139.04元,价税合计35464109.07元。A公司 |
| Time:2025-06-03 |
| |
| 闫文鑫: 思考力边界保卫战:将AI视为IA(Intelligent Assistance)的自觉性 |
| 【学科类别】人工智能 【出处】北大法律信息网首发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思考力;边界;人工智能;AI;自觉性 【全文】 随着ChatGPT和Deepseek掀起了新一轮产业革命,各行各业也开始不断对General AI进行探索和应用,因为强人工智能本身具有的独特主观能动性和思考逻辑,使得其在不少场景和任务中表现的可以“独当一面”,甚至其稳定性更优于人脑的表现,逐渐被一路神化 |
| Time:2025-06-03 |
| |
| 冒充医生、专家及助理身份销售保健品、药品如何有效辩护? |
| 【学科类别】刑法学 【出处】微信公众号:诈骗犯罪与经济犯罪大要案辩护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冒充医生;销售保健酒;诈骗罪 【全文】 导语:在司法实践中,部分案件中的销售人员为了提升个人业绩,不惜冒充“老中医”“名医”“专家”及其助理身份去销售保健品或者药品,在“老中医”“名医”“专家”光环的加持下,销量往往会有所提升。不少办案人员将这种冒充特殊身份(医生、专家)及助理身份 |
| Time:2025-06-02 |
| |
| 王 雷: 《民法典》第533条(情事变更)评注 |
| 【学科类别】民商法学 【出处】《荆楚法学》2025年第2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情事变更制度是对合同当事人利益的诚信衡平。作为合同严守原则的例外,对情事变更制度应作严格解释。对情事变更的认定应采取利益动态衡量的方法进行。采用不可抗力和情事变更的合一模式是我国《民法典》合同编情事变更制度的新发展。《民法典》第533条通过再协商、变更或者解除合同的法律效果,使得交易有可能“起死回生 |
| Time:2025-06-02 |
| |
| 冒充“老中医”“名中医”涉诈骗案件中定性的关键是什么? |
| 【学科类别】刑事诉讼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诈骗犯罪与经济犯罪大要案辩护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司法实践;诈骗案件;非法占有 【全文】 在司法实践中,有部分案件中的销售人员为了提升个人业绩,不惜冒充“老中医”“名中医”去销售保健品或者药品,在“老中医”“名中医”光环的加持下,销量往往会有所提升。不少办案人员将这种冒充特殊身份(医生、专家)的行为作为认定诈骗罪成立的关键 |
| Time:2025-06-01 |
| |
| 刘 权: 互联网平台处罚权的法律规制 |
| 【学科类别】网络法 【出处】《法学研究》2025年第3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当前平台处罚已经成为平台维护网络公共空间秩序的基本手段,实现平台处罚正义是确保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平台处罚权并非源于国家授权或委托,而是源于用户让渡的权利和国家设定的法定义务。平台处罚的实质并非追究违约责任,而是平台对违反平台规则行为实施的惩戒,是新型社会规范设定的制裁措施。平台既是市场经营者也是 |
| Time:2025-06-01 |
| |
| 冒充“养生专家”、虚构“包治百病”、把普通酒当保健酒卖如何有效辩护? |
| 【学科类别】刑法学 【出处】微信公众号:诈骗犯罪与经济犯罪大要案辩护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冒充养生专家;销售保健酒;诈骗罪 【全文】 导语:据光明网报道,标题为《3万多名老人被骗超10亿 起底“包治百病”保健品背后的骗局》——“该公司业务员通常采取实地会销的方式,吸引老年人加入。所谓“会销”,就是以送鸡蛋、米面等福利、礼品为名,诱惑老年人参加的聚会,其目的就是向老年人推销 |
| Time:2025-05-31 |
| |
| 刘 岩: 代码即法律?——数字时代法概念的系统论再阐释 |
| 【学科类别】法理学 【出处】《荆楚法学》2025年第3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作为数字法学的基本命题,“代码即法律”的内涵实际是不清楚的,其既有强调代码对于法律具有重大影响的修辞性意义,也有重新界定法律概念的理论雄心。不过,这种界定法律的方法依然是还原论,即将法律还原为非法律的事物。在系统论这一非还原论的视角下,代码不是法律,而是法律的环境。在数字时代,代码及其运作无疑会对 |
| Time:2025-05-31 |
| |
|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民法典颁布五周年典型案例”汇编 |
| 【学科类别】民商法学 【出处】北大法律信息网首发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民法典;五周年;典型案例 【全文】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按照专题发布3批17例“民法典颁布五周年典型案例”。其中,“传承中华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发布5例,“坚持司法为民,更好保障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严格公正司法,服务和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两个专题均发布6例,内容涉及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 |
| Time:2025-05-30 |
| |
| 田 雷: 在开端处研究开端——我国现行宪法历史探源初步 |
| 【学科类别】宪法学 【出处】《南大法学》2024年第3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八二宪法”作为我国现行宪法已实施超过四十周年,四十年意味着这部宪法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而现行状态则表明这部宪法自身并未成为历史,以四十年的历史作为时间的长河,返回宪法时间的开端处,构成了我们观察“八二宪法”整体秩序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以彭真同志在宪法起草期间的一首诗作为论述的结构,依次论述了四个关于 |
| Time:2025-05-30 |
| |
| “先开票后付款”的争议辨析与实务建议 |
| 【学科类别】民法分则 【出处】微信公众号:利眼观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买卖合同;抗辩权;民法典 【全文】 一、问题的提出 发票看似是个小问题,实则对当事人的权益影响颇大。在买卖合同、服务合同、租赁合同、承揽合同、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等有偿合同中,大家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收款方要求付款方付款,但付款方要求先开票后付款,这一要求合理吗?收款方未开票,能否要求付款方履行付款义务 |
| Time:2025-05-29 |
| |
| 李 翔: 新时代国家安全法学论纲 |
| 【学科类别】行政法学 【出处】《中国法学》2024年第3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国家安全法治化是国家安全现代化的核心要义。新形势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服务国家安全法治化新需求,亟需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构建新时代国家安全法学。一是立足“国家安全”这一基石范畴,构建由国家重大利益、危害国家安全因素、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国家安全职责与义务 |
| Time:2025-05-29 |
| |
| 张 烽: 国家认证VS Web3自治:数字身份基建的破界与融合 |
| 【学科类别】网络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数字新财报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数字身份;网络身份认证;基础设施;信息权益;应用服务 【全文】 近日,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公布《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5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为Web3应用开发提供 |
| Time:2025-05-28 |
| |
| 李 蕊: “化债”的关键抓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转型的法治逻辑 |
| 【学科类别】经济法学 【出处】《探索与争鸣》2025年第4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竞争机制;去政府信用 【全文】 2024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标志着新一轮“化债”的开启。本轮“化债”的核心目标固然在于消减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存量,但是一体两面,前述目标达成的肯綮 |
| Time:2025-05-28 |
| |
| 共有 13,66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912 页 当前第 19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