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第3条 |
| 【学科类别】婚姻、家庭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法易同晖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司法解释二;解读 【全文】 一、条文原文 第3条 夫妻一方的债权人有证据证明离婚协议中财产分割条款影响其债权实现,请求参照适用民法典第538条或者第539条规定撤销相关条款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虑夫妻共同财产整体分割及履行情况、子女抚养费负担、离婚过错等因素,依法予以支持 |
| Time:2025-03-28 |
| |
| 李晓楠: 可信数字身份的法律保障 |
| 【学科类别】经济法学 【出处】《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数字身份是现实世界中自然人身份在数字空间的映射,其可信性构成了数字空间安全的重要保障、数字经济的信任基础、数字治理的有效工具。当前法律规制未能有效满足数字身份的可信性需求,包括安全、互操作和个人控制等,制度碎片化有余而体系化不足、纵向规范有余而横向标准支撑不足、风险防控有余而个人 |
| Time:2025-03-28 |
| |
| 我国对黄金的进出口监管政策 |
| 【学科类别】海商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海法思享会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黄金;海关;金融安全 【全文】 前段时间印度女星人肉走私黄金14公斤在机场被当场抓获,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也让走私黄金这一话题再次进入大众的视野。黄金既是国际通行的避险资产,也是国家金融安全的战略储备资源,我国黄金的跨境流动始终处于严格监管之下,在黄金进出境过程中,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必须遵守 |
| Time:2025-03-27 |
| |
| 杨朝霞: 推进环境权入法入典 |
| 【学科类别】环境法学 【出处】《民主与法制》周刊2025年第10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环境权;生态文明;资源权 【全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编纂生态环境法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指出,“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环境权是将美丽中国目标转化为全民自觉行动的权利基石。环境就是 |
| Time:2025-03-27 |
| |
| 中小股东维权指引:哪些情形构成公司僵局,可提起公司解散诉讼? |
| 【学科类别】公司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利眼观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中小股东;股东维权;公司;公司解散诉讼 【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23年修订)第二百三十一条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该规定延续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 |
| Time:2025-03-26 |
| |
| 司马南先生偷税漏税为何不追究刑事责任? |
| 【学科类别】税收法 【出处】微信公众号:老林说法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偷税漏税;刑事责任;税收征收管理法 【全文】 2025年3月21日,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稽查局,公布了司马南偷税案件处理情况: 税务稽查部门依托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网络“大V”司马南涉嫌偷税,依法对其开展立案检查。经查,司马南在2019年至2023年期间,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段,少缴 |
| Time:2025-03-25 |
| |
| 柯 达: 现金权的法理确证与规则建构 以数字时代的货币公平为视角 |
| 【学科类别】经济法学 【出处】《交大法学》2025年第2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以实体现金为导向的货币公平旨在使公众充分、独立地获得转移货币价值的能力,避免数字支付鸿沟。既有法律难以应对拒收现金、停办现金业务等货币公平失衡困境。究其原因,选择何种支付手段清偿货币债务原属意思自治,后为国家货币发行权所干预,并受到新型公共利益与商业创新的限制,由此形成通过现金领域的权利主张——“现金 |
| Time:2025-03-25 |
| |
| 虚拟货币质押挖矿类项目收益来源是传销犯罪定罪的关键 |
| 【学科类别】刑法学 【出处】微信公众号:三人刑团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虚拟货币;质押;传销犯罪 【全文】 一、传销项目的宣传的收益来源和实际的收益来源不同 对于涉嫌传销的质押、挖矿项目方而言,往往包装很多高大上的概念,借用区块链行业的专业术语来吸引、迷惑他人。比如,很多项目方宣传会在以太坊链、BSC链上发布智能合约理财项目,大家只要把指定的虚拟货币打入合约 |
| Time:2025-03-24 |
| |
| 苏 力: 草原与我的法学研究 ——兼论“深描” |
| 【学科类别】法律社会学 【出处】《民间法》2024年第2卷 【写作时间】2024年 【中文摘要】基于作者此前涉及草原的经验和研究,本文的头两节细致分析了草原地区的经济生产和社会组织方式对相关法律和社会规范的影响。最后一节分析了文化人类学的“深描”在法律人类学研究中的局限。 【中文关键字】草原;法学研究;深描 【全文】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 |
| Time:2025-03-24 |
| |
| 解读《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 |
| 【学科类别】人工智能 【出处】微信公众号:法易同晖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关键字】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人工智能;生成;合成;解读 【全文】 《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以下简称《标识办法》)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发布,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旨在规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的标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
| Time:2025-03-23 |
| |
| 吴洪淇: 帮信罪明知认定规则的规范检视与泛化矫正 |
| 【学科类别】刑法学 【出处】《法学论坛》2025年第2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帮信罪明知认定规则是帮信罪认定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导致帮信罪案件激增的重要推手。对该规则的主要构成、基本性质以及法律效果等问题还需要从学理角度进行认真检视与澄清。目前该规则主要由容许性推定和综合认定要求两者构成,形成共同存在、彼此发展的基本格局。帮信罪明知认定规则存在过度授权、入罪倾向明显以及不断泛化 |
| Time:2025-03-23 |
| |
| 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理解与认定 |
| 【学科类别】刑法分则 【出处】大成辩护人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关于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一要件是否保留,一直存在争议,这一要件的存在增加了司法适用与理解的难度,按照现有的规定,“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受贿罪的构成要件,如何把握与适用便是司法实践中的首要问题。受贿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应是针对被动收受型受贿罪的限制,在此基础上,根据2016年司法解释给出的四类行为,进一步厘清 |
| Time:2025-03-22 |
| |
| 孙国祥: 代持型受贿既未遂新论 ——相对控制说的提出与证立 |
| 【学科类别】刑法学 【出处】《法学家》2025年第1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受而不收”的代持型受贿是新型、隐性腐败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代持型受贿的刑法性质尤其是既未遂的认定,理论界尚未形成共识,实务中认定不一。代持型受贿的刑法应对,需要跟进的不是立法而是刑法的解释。一方面,代持型受贿既未遂的标准不能脱离现行刑法的规定,需要坚持传统的受贿财物实际控制说。另一方面,也需要改变将实际 |
| Time:2025-03-22 |
| |
| 契约抑或组织:电商平台管治本原探寻 |
| 【学科类别】电子商务法 【出处】《法学评论》2025年第2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电商平台同时具有契约和组织的特征,其理论基础是经济学上有关“企业的边界”的讨论。电商平台作为一种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商业运作模式,相关管治策略需要合乎商业逻辑。电商平台管治需要兼顾契约和组织两个面向的问题。在契约面向,法律需关注平台商业模式多元化趋势,不同的契约关系会受到特殊组织架构的影响而呈现不同 |
| Time:2025-03-21 |
| |
| 丁晓东: 作为举报治理的通知删除:避风港规则反思 |
| 【学科类别】网络法 【出处】《法学论坛》2024年第2期 【写作时间】2025年 【中文摘要】以通知删除规则为核心的避风港制度存在挑战。其制度存在不同版本,其适用可能存在冲突,其各方权益保护存在紧张。这些挑战的根本原因在于典型的平台间接侵权具有大规模治理型侵权的特征,区别于传统的二对一共同侵权,也无法被分割为独立的个体性传统共同侵权。只有在平台特定参与个案的少数情形中,平台间接侵权才类似传统 |
| Time:2025-03-21 |
| |
| 共有 13,669 条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共有 912 页 当前第 28 页 |